說到銀行我相信有很多人每天在上班的途中還是中午去吃飯的時候都會經過不少的銀行像是Maybank、 CIMB Bank、 Public Bank 等等甚至有些人幾乎每一天都會到銀行處理事情,但是有沒有想過銀行到底是怎麼運營的呢?
到底當初創立這間銀行的人是怎麼做大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一為你們分析大眾銀行創辦人“丹斯里鄭鴻標”是如何為大眾銀行創下了50多年來持續盈利不斷成長的創業故事。
鄭鴻標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他們一家從中國到達新加坡的時候幾乎是一無所有,但他父親依然想盡辦法賺取足夠的收入來維持家庭開支。
他的父親是個傳統的潮州人,不善於跟子女溝通,常要求孩子們早點回家。
到了6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母親去世後,鄭鴻標從小就挑起照顧弟妹們的起居飲食的責任,還要幫父親做生意,甚至在戰亂期間,冒著生命危險在路邊販賣香煙。
也正因為這一經歷,培育了他後來善待員工的性格。他從小沒有享受過任何奢侈的樂趣。
他所穿的衣服也是別人穿不下的,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學業而且還一心想要攻讀法律。
不幸的是,由於他們的經濟狀況不穩定,因此他的家人只能支持他直到劍橋海外學校證書的水平。
所以,法律不是他的選擇。
到了1950 年的時候, 鄭鴻標在OCBC Bank擔任銀行職員,月薪 130 令吉當時候是20歲。
僅僅用了5年的時間,他就被任命為管理職位。
不僅如此他也在那時候遇見了他的貴人是一位曾經的新加坡首富丹斯里邱德拔,他看見了鄭鴻標的才華和對工作的投入後並說服他加入吉隆坡的馬來亞銀行。
因此他就辭去銀行的職位,轉而在馬來亞銀行工作。
4 年內,34 歲的鄭鴻標已經成為了當時候最年輕的總經理。
到了1966 年 8 月 6 日,這一天他決定要創辦自己的銀行。他開始了解申請銀行的各項步驟,很快他就得到了財政部長敦陳修信的積極回應。
在 36 歲時,他以在馬來亞銀行業工作了 6 年以及在銀行領域擁有的 16 年經驗創立裡自己的銀行,也將它命名為“大眾銀行”。
因此大眾銀行就在吉隆坡 Jalan Gereja 4 號正式開始營業起初是由 32 名員工經營。
大眾銀行的實收資本為 1275 萬令吉,對於 1966 年來說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下一年,實收資本增加到 1600 萬令吉,並在吉隆坡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在上世紀8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開放利息管制後,大眾銀行又以極具吸引力的利率吸引客人,進一步站穩腳跟,成為了馬來西亞人民身邊的銀行。
如今,大眾銀行在馬來西亞是第二大的銀行,並被榮譽為馬來西亞的“最佳銀行”。
鄭鴻標曾經也榮獲了 “亞洲金融服務發展卓越貢獻獎”,而且在2015年福布斯華人富豪榜排名第47。
在2019年,鄭鴻標在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233位,他的財富值67億美元。
在2020年,鄭鴻標以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538位。
大眾銀行之所以可以成為世界前100名的銀行就是因為他們能真正關注客戶的需求。
為了與其他對手競爭,大眾銀行在他們業務的各個方面提供最禮貌和最熟練的服務為就是希望為客戶提供一流的服務。
如今的客戶已經更加聰明也更明智地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當然更願意選擇一些能為他們提供更多利益的銀行。
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鄭鴻標提出了更高水平的產品和更透明的服務的願景,讓大眾銀行永遠成為客戶的首選銀行。
銀行領域日益激烈的競爭就是為客戶提供了更多選擇,但同時也縮小了利潤空間。
這時大眾銀行就是意識到僅靠利率競爭並不能維持長期盈利於是他們已開始不懈地追求以國際標準為基準的卓越客戶服務,以獲得競爭優勢。
不僅如此,如今銀行業也變得更挑戰性,因此他們對高學歷員工的需求也相當高。
為了避免與其他銀行競爭人才,大眾銀行進行一系列的強化培訓發展計劃、研討會和會議,並希望可以在他們自己的組織中創造領導者。
同時,也為員工開闢了機會來讓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追溯自己的職業道路。
一直到今天,鄭鴻標仍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受僵化教育系統的限制。
他還鼓勵他的管理層和員工不斷進步,並以行動來支持他們獲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知識。
他相信,當人停止學習時,他們就會停止進步也無法領導他人。
可能是之前的艱辛生活,讓他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也成為他人生成功的基礎。
不僅如此,他還制定了一個計劃來讓他的離校生員工在他的公司也能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能不斷學習。
在員工的眼中鄭鴻標是個非常好的老闆因為他會很願意地解決員工的困難,他曾經向所有員工發放高達2000令吉的一次性付款。
對於100,000令吉及以下的房屋貸款,所有員工將獲得零利息。
對於鄭鴻標來說,這樣的成本是完全合理的,因為這是對員工福利的投資。
他在員工上投入了很多也提供不少的培訓。
每位員工每年都必須參加至少三天的培訓。
就是為了讓他們不斷提陞技能,有效履行職責。
這個培訓不單只是培訓他們在目前的工作上有提升還促進員工的個人成長,並為他們的職業道路的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
可以看得出他們是為員工提供了一條清晰可見的職業道路,讓員工們都可以計劃。
不僅如此,他們也會經常地做好繼任的準備,以確保會有兩名候選人接替每個高級職位。
至於在銀行工作 10 年或以上的員工將獲得金或銀獎章。
甚至有的時候,他們還會收到高達 23 個月薪水的獎金,而那些即將退休的員工也將會得到不錯的基金作為他們黃金歲月的經濟福利。
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鄭鴻標積累了很多財富。
在上世紀70年代,他曾先後涉足工業、房地產業、保險業及採礦業等領域,擔任吉隆坡工業有限公司、倫敦及太平洋保險有限公司、棉藝紡織廠有限公司等企業的董事長及20餘家企業的董事。
就在大家都以為他要打造自己的商業版圖的時候。
他卻在1981年決定統一業務,放棄所有非銀行業的生意,趁好脫售。
所得的收益,全部用於擴充大眾銀行的規模,專心一志於銀行業。
資本越來越雄厚、民眾基礎越來越牢固的大眾銀行逐步擴展其他的金融業務。
除此之外他們還相繼進入融資、證券與期貨經紀、單位信託管理、投資控股等多個領域,成為一站式的金融企業。
鄭鴻標自己說,人往往是經一事,長一智。
要成功,就必須專注。我最終發現,銀行業才是我一生的事業。
如果我沒有保持專注於一個行業的做法,大眾銀行就不可能有今日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