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展channel subscribe

小米品牌故事與商業策略

小米是一家中國公司,他們憑藉其價格適中的智能手機打入各個市場。

對於那些不了解小米的人來說,它是一家消費電子公司,以創新技術提供高端且價格合理的產品。

小米的崛起讓許多低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電子產品帶來的方便。

讓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擁有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這使它們在大眾市場中脫穎而出。

小米的商業模式之所以騰飛,不僅是因為其低成本模式和高質量產品,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戰略舉措也取得了成功。

那麼,小米的秘訣是什麼?公司的成功在於產品、定價和行銷開發的無縫整合。

因此,在這篇文章中,小展將深入了解小米品牌故事及商業策略像是行銷策略以及多年來為提高其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和品牌知名度而開展的活動。

Table of Contents

小米的成立故事

xiaomi founder
圖片來自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小米於 2010 年由六人在北京創立,領導者是 51 歲的企業家雷軍,雷軍仍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

這家智能手機製造商的早期增長來自於培養忠實的粉絲群並與在線用戶互動。

快速迭代讓小米在安卓社區大受歡迎。

這家初創公司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之快,是因為它的第一個產品實際上是軟件 MIUI ROM,專為其他品牌的特定手機而設計。

允許擁有專業知識的用戶更換手機製造商的軟件。

小米智能手機今天仍在 MIUI 上運行。

儘管智能手機 ROM 迎合了小眾社區的需求,但它在 XDA-Developers 等論壇上引起了轟動,人們在論壇上滔滔不絕地談論 Android 上類似 iPhone 的美學。

通過關注在線論壇並傾聽用戶的意見,小米能夠快速推出高需求的新功能。

在建立了狂熱粉絲的支持基礎後,小米於次年發布了第一款智能手機 Mi 1,並​​在前 34 小時內收到了 300,000 份手機預訂單。

考慮到規格也就不足為奇了,它當時運行的是高通的旗艦處理器 Snapdragon S3 與三星電子的 Galaxy S II 中的處理器相同。

但它的價格僅為 1,999 元(300 美元),不到其競爭對手價格的一半。

低廉的價格和與用戶的定期互動使小米設備廣受歡迎。

小米用戶也非常重視他們的手機。

根據 Flurry 的一項估計,2014 年 1 月,小米用戶在手機上平均花費的時間比 iPhone 用戶更多。

小米還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來控制供應短缺並降低成本。

通過僅在線銷售,首批手機通過所謂的閃購或在指定時間銷售有限數量的手機進行銷售。

這種策略最終會導致初始庫存在幾秒鐘內售罄。

對庫存的嚴格控制使小米無法猜測新手機的需求,確保他們只生產可以銷售的產品。

小米還將保留設備長達兩年的時間,隨著組件成本的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每部手機的利潤率都會增加。

小米的 4P 分析

產品 (Product)

xiaomi products
圖片來自 The News Dept

小米是中國以外發展最快的消費電子公司之一。

小米最初是作為一個移動品牌起家的,但現在提供範圍廣泛的消費電子產品。小米系列中的產品是:-

    • 智能手機
    • 電視
    • 電腦
    • 智能設備
    • 移動電源和充電設備
    • 揚聲器和耳機
    • 無人機

小米最暢銷的產品是其擁有 MI、紅米和 POCO 系列產品的智能手機。

由於愛立信在印度使用非高通產品的案件正在等待法院審理,因此這些產品主要在印度的高通處理器上運行。

同樣,它根據運營所在地區的要求定制產品,以融入當地市場和政治條件。

這表明小米在營銷組合策略中擁有強大的產品組合。

該公司於 2018 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該品牌還計劃向電動汽車投資 100 億美元。

價格 (Price)

小米以低價銷售並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根據創始人、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說法,他們的主要目標是以產品生產的價格銷售產品而不賺取任何利潤。

所以,小米採取的策略是今天低價賣出,後期獲利。

他們的利潤產生重點是與他們的產品一起使用的配件、應用程序和服務。

這是其行銷組合中獨特的定價策略,主要旨在獲得可觀的市場份額。

小米的定價策略使該品牌滲透到全球市場並擁有可觀的市場份額。

最初,他們從低端功能手機開始進入市場。

現在,小米也逐漸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

地點 (Place)

xiaomi global expand
圖片來自 Xiaomi Twitter

小米在中國、新加坡、印度和許多其他國家開展業務,主要在東南亞新興市場。

它在其中許多國家/地區都有大量業務,但主要營業額來自中國大陸。

小米主要通過在線模式銷售,儘管它在一些使用零售店銷售其產品的新興市場進行了一些修改。

它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在全球在線市場運營。

推廣 (Promotion)

xiaomi fans appreciation

小米通過以較低的價格向精通技術的人買不起小米競爭對手的高規格產品的市場銷售高規格產品來推廣其產品。

他們通過圍繞他們的定制操作系統建立強大的追隨者而脫穎而出。

“Just For Fans”,小米的獨特舉措,小米忠實粉絲引領產品發展的每一步。小米的大部分員工也是以前的忠實粉絲,他們已經成為產品開發團隊的一員。

通過這種方式,小米確保了他們生產的產品採用拉動策略而非推送策略。

小米還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和口耳相傳。

它通過微博網站和社交網站像臉書和推特進行推廣。

他們定期組織限時搶購,迫使人們急於購買。

這引起了對該產品的大肆宣傳,據稱有報導稱部分產品在 6 分鐘內售罄。

這種宣傳推動了小米的銷售。

小米社交媒體戰略的另一個關鍵部分是,它在中國為每個產品系列運營微博賬號,在其他市場為臉書賬號。

小米還像哈雷戴維森所遵循的概念一樣,定期組織粉絲節和當地聚會,試圖為小米產品創造狂熱的追隨者。

鼓勵球迷也帶他們的朋友一起參加這些會議。

他們還與志同道合的公司聯合起來推廣其產品,就像它與優步一起推廣其品牌一樣。

FlipKart 作為領先的在線平台之一幫助了小米的宣傳。

小米在 VIP 用戶中心下有一個完善的程序。

成為小米 VIP 需要在每次新購買時獲得積分,這會計入你在小米在線社區中的地位以及未來購買的折扣。

這些 VIP 會員也受邀參加這些本地聚會和粉絲節。

小米運用的商業策略

1. 價值創新法則

business value

小米的手機旨在解決 iPhone 用戶未被滿足的需求。

小米沒有遵循行業劇本並推動漸進的技術改進,而是繼續做出有意識的功能選擇。

例如,第一款小米手機就是為不滿的中國蘋果用戶設計的。

由於微信等超級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消費者使用智能手機聊天、通勤、購物和支付一切。

因此,較長的電池壽命絕對至關重要。

對於 Instagram 或微博影響者而言,相機硬件和軟件對於照片、視頻和直播至關重要。

與這些必需品相比,其他功能如陀螺儀都是多餘的裝飾。

在深入了解當地需求後,小米手機產品團隊做出了認真的權衡,以必要的升級取代裝飾性功能。

面對終極智能手機品牌,第一代小米已經憑藉其在當地環境中提供的價值贏得了狂熱的追隨者。

早在 2014年,小米在中國的銷量就超過了蘋果和三星。

到 2018 年,小米手機在印度超越了三星。

每一步,他們都堅持價值創新原則,並根據當地消費者需求進行價值權衡。

當我與小米設計團隊交談時,他們崇拜史蒂夫喬布斯並不是因為他的個性,而是因為他對消費者行為的痴迷和對細節的關注。

2. 差異化的產品

xiaomi different phone

當蘋果試圖堅持其高端定位,三星通過逐漸淡化功能以供應低端市場來謹慎地跨多個細分市場時,小米選擇了不那麼智能和低效的方式。

該公司根據每個細分市場的需求設計了具有特定功能權衡的不同產品。

小米還在每個細分市場創建了子品牌:高端的 Mi(現在的小米)、中端市場的 紅米和低端市場的 POCO。

例如,與三星相比,紅米手機通常在電池壽命、處理器和顯示屏等關鍵功能上提供更好的性能,同時以更低的價格銷售。

3. 數字生態系統的發展

xiaomi ecosystem

小米的戰略與蘋果不同,後者通過 App Store、iTunes、AppleTV 等精心打造數字生態系統。

堅持其作為硬件供應商的身份,小米在中國提供支持多個生態系統的設備像是微信、微博、阿里巴巴、等等

此外,小米還創造了範圍廣泛的互補產品,為這些生態系統提供了多個入口點,例如用於移動的電動滑板車、物聯網設備等。

它們廣泛的覆蓋範圍有助於創造一種綜合且連貫的消費者體驗,進而將他們的手機定位為不同生態系統的連接點。

他們創造了戰略合併一詞來描述小米如何利用個人網絡來選擇高質量的合作夥伴關係,確保整個生態系統的相互激勵和盈利能力。

並利用其中的收益來實施低利潤政策,從而使小米產品讓消費者無法抗拒。

4. 數字化策略

成立僅 12 年,小米了解數字世界和數字一代。

與蘋果和三星相比,小米天生數字化,擁有一張空白的畫布來設置其產品和業務。

Apple 使智能手機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小米明白智能手機不僅僅是另一個很酷的小工具,而且是我們生活的中央控制塔。

此外,小米圍繞數字組織其業務活動。

玻璃立方體旗艦店幫助建立了蘋果品牌,而小米則主要在網上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該公司大量利用社交媒體行銷,包括閃購和粉絲活動來推廣產品。

因此,數字化幫助小米大幅降低了成本。

小米還建立了一個小型的敏捷組織。

小米的員工總數約為 22,000 人,遠遠少於擁有 28,000 人的三星 IM 部門,這還不包括全球行銷和三星的其他核心職能團隊。

5. 網購的威力

xiaomi ecommerce

在新光肺炎期間,全球大多數消費者都需要在線購物,而且通常預算有限。

與蘋果精心打造的無與倫比的店內體驗和三星無可否認的品牌魅力不同,在線價值購買者在產品比較表中看到的是精簡的功能列表。

因為性價比是根據消費者需求設計的,小米成為明顯的贏家。

來自滿意客戶的好評隨後觸發推薦算法,他們的銷售額繼續上升。

小米的全球領先地位還能維持多久還有待觀察。

然而,他們的策略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被三星輕易複製,這很可能不僅僅是夏季狂歡。

百事可樂的 SWOT 分析

小米 swot 分析

優勢 (Strength)

1. 實惠的價格

小米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

這非常重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小米的平價定價讓他們能夠在發達地區爭奪更平價的消費者。

其次,它允許他們進入以前未開發的新市場,在這些市場中,智能手機以前太貴了。

例如,小米能夠在亞洲市場銷售數百萬台設備,尤其是在中國和印度,這對於蘋果或三星這樣的奢侈品牌來說是不可能的。

2. 優質產品

儘管價格實惠,但小米在打造高品質產品方面享有盛譽。

消費者和技術評論家都對智能手機能帶來多大的收益印象深刻。

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小米在其設備中使用的各個組件的強大規格。

更重要的是,小米設備在組裝層面上做得很好。

3. 可觀的利潤率

最令人驚奇的是,小米能夠以實惠的價格提供優質的產品,同時還能為自己賺取豐厚的利潤。

相當一致的是,小米公佈的利潤達數億美元。

小米的高利潤率要歸功於低製造成本。

這些低製造成本可能是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低,以及製造如此多設備時產生的顯著規模經濟。

弱點 (Weakness)

1. 品牌認知

xiaomi logo

小米是中國電子品牌。

不幸的是,中國產品在世界某些地區被視為劣質產品尤其是美國。

這意味著小米很難打入這些有偏見的市場。

此外,小米整體品牌認知度相對較弱。

它主要被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視為一種預算選擇,而不是建築質量和性能方面的領導者。

這種看法導致許多消費者儘管預算有限,卻對小米設備不屑一顧。

2. 撇脂價格低

當其他智能手機製造商靠撇脂生存時,小米在閃購中以低價推出了自己的手機。

因此,它無法利用撇脂價格,或者優勢不如三星或蘋果或其他此類高端品牌那樣有利可圖。

機會 (Opportunity)

1. 新地域市場

全球 GDP 正在上升,因此,消費者有越來越多的錢可以花在電子產品上。

因此,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市場正在有機增長。

對於某些地理區域尤其如此,以前的設備太貴了,甚至無法考慮。

由於價格優惠,小米有絕佳的機會佔領這些新興市場,例如非洲或印度。

這對小米來說是一個特別強大的機會,因為它只涉及與華為等其他精打細算的製造商競爭,而不是像蘋果這樣的奢侈品牌。

2. 產品創新與差異化

成為市場追隨者並不容易,小米需要領先一步,推出具有創新風格的高度差異化手機。

此外,它需要宣傳這些優勢,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購買他們的產品。

3. 綠色品牌

environment

在品牌話題上,小米還有另一個增長機會。

通過將自己標榜為“綠色品牌” 也就是環保品牌,小米或許能夠讓自己脫穎而出。

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尤其是在較發達國家,小米或許可以在拯救地球的同時從中獲利。

當然,這將是一個兩步過程。

首先,小米需要通過減少和管理廢物和污染物來確保其製造過程盡可能綠色。

其次,小米需要通過一些巧妙的營銷策略來宣傳這一信息。

威脅 (Threat)

1. 競爭激烈

xiaomi competitive

智能手機和電子行業以競爭激烈而著稱。

這些市場中的大多數參與者都是知名品牌,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這意味著他們有能力開展大型行銷活動、長期的法律鬥爭以及對新技術的大量投資。

小米是一家相對較新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因此他們需要格外小心,以免被擠出市場。

對於像 Apple 這樣的高端製造商來說,提供更經濟實惠的設備並不需要太多時間,而這可能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小米絕對應該保持警惕。

2. 客戶服務基礎設施差

bad customer service

小米近年來增長極快,銷售了數百萬部智能手機。

然而,有報導稱,小米缺乏客戶服務基礎設施,無法充分服務所有新近獲得的客戶。

如果小米的一款產品出現全機型問題,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收到的支持票多得無法應付,而且會有很多不滿意的客戶。

總結

小米是家初創企業如何做大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它融合了業務戰略和行銷策略,從而改變了業務。

從進行限時搶購到製造緊迫感,再到各種其他營銷活動,該品牌都讓人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儘管面臨來自競爭對手的威脅和作為中國本土公司的政治反彈,小米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並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成為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

好了,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行銷知識的話可以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或者到我們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