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戴森的成功故事

詹姆斯戴森的成功故事

詹姆斯戴森的成功故事

作為英國最受歡迎的發明家之一,詹姆斯戴森爵士用無袋真空吸塵器徹底改變了家庭清潔行業,包括貼切的口號,“告別袋子!”。

在 5,126 個原型失敗後,他通過創建一家市場領先的家用電器公司證明了決心的力量,該公司後來發展為生產直發器、乾手器和空調。

作為一家公司,戴森主導著多個行業。

在這篇文章裡,小展將會帶你了解詹姆斯戴森如何從諾福克的一個普通男孩成長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Table of Contents

詹姆斯戴森是誰?

james dyson
圖片來自 Dyson

詹姆斯戴森於 1947 年出生於英格蘭諾福克郡的克羅默。

1956 年至 1965 年,他的父親死於癌症,他在格雷沙姆學校學習,這是一所位於霍爾特鄉村的獨立學校。

之後,他在 Byam Shaw 藝術學院學習了一年,然後在皇家藝術學院 (RCA) 學習家具和室內設計。

在 RCA,他被介紹到設計和工程之間的創造性融合。

作為他最後一年項目的一部分,Sea Truck 是由 Smallfry 的一個設計團隊設計的。

該團隊由設計師 Tim Fry 和 Anthony Smallhorn 領導,並得到了 James Dyson 的幫助。

為什麼想要設計出這麼特別的吸塵機?

dyson vaccumm
圖片來自 Dyson

1974 年,他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生產球型獨輪車。

這是一種塑料手推車式垃圾箱,可以在負載分散裝置上滾動,而不是在可能經常卡在泥漿中的窄輪上滾動。

1978 年,他對球型獨輪車噴漆房的空氣過濾器感到不耐煩,因為它經常被灰塵和粉末堵塞。

然後,他調整了他在鋸木廠看到的解決方案,並創建了一個旋風顆粒收集器。

在裝修他的房子時,戴森意識到他可以使用相同的技術解決真空吸塵器的常見問題。

這意味著即使在臟袋裝滿的情況下,吸力也會更好。

就在一天,戴森發覺他的吸塵器一直響很吵鬧,他不得不清空袋子,因為找不到替換袋子。

就因為這樣的操作,戴森覺得非常麻煩於是他萌生一個想法就是要製作一個無袋的真空吸塵器。

戴森認為他既然接受過工程師和設計師的培訓,那這類型的運作方式真的讓他很感興趣。

那時他正在製作球型獨輪車,這是一輛帶有大紅球而不是輪子的獨輪車。

他有獨輪車的投資者,但他們卻對吸塵器不感興趣,所以沒辦法情況下他必修自己出錢設計以及銷售了。

詹姆斯的成功與失敗經歷

dyson failuure
圖片來自 Inc

從 1979 年到 1980 年代初,戴森致力於開發氣旋技術 (Cyclone),並且還負債累累。

但是,幸好他的妻子非常支持。

即使發生破產也不讓他擔心,因為他可以潛心研究,但他確實擔心失去房子。

他的妻子賣畫,教美術課來謀生甚至需要借錢才能維持生活喔。

為了省錢他們甚至種蔬菜和為孩子們做衣服。

戴森覺得自己一直是一名企業家,但他從未想過與吸塵器做生意。

不過是對它作為一種產品充滿熱情。

在 1980 年代初期,他開始嘗試為他的技術獲得許可協議。

他浪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來與現在的競爭對手的人會面。

一些公司像是 Conair 和 Black & Decker 他們非常熱衷於對機器進行授權。

談判進行了很長時間,直到內部專利顧問得到了阻止,後者隨後阻止了它。

在幾個案例中,兩家公司決定不使其產品線多樣化,因此談判停止了。

拒絕它的人沒有充分的理由這樣做,這告訴戴森他們對技術進步不感興趣。

這給了他繼續前進的勇氣。

但事情並沒有戴森預期的那麼順利,因為大型真空製造企業將他的發明視為威脅。

讓他很難在英國和美國找到被許可人。

1993 年,戴森終於迎來了好運,日本公司 Apex 獲得了他的設計許可。

Apex 使用他的設計製造了一種名為 G-force 的真空吸塵器,它變成了一張桌子,在日本的小公寓裡真正節省了空間。

G-Force 最初在日本的售價為 2000 美元。

戴森積累了他的收入,並在 1993 年將其用於創辦戴森公司以及英國的研究中心。

詹姆斯發明後花了十年時間,終於在英國市場取得突破。

這是因為電視上的一則廣告稱戴森真空吸塵器不同於市場上的任何其他真空吸塵器,因為它們無需購買替換袋。

“告別包包”的口號似乎起到了作用。

Dyson Dual Cyclone 吸塵器廣受大眾歡迎,最終成為地球上最暢銷的吸塵器之一。

自然地,其他公司試圖出售自己的旋風清潔器,因此戴森公司對他們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並在此過程中贏得了 500 萬美元。

戴森公司的成立

dyon company
圖片來自 Techedt

戴森公司於 1991 年 7 月 8 日由詹姆斯戴森在英國創立。

該公司設計和生產真空吸塵器以及其他一些產品。

多年來,公司規模顯著增長,現已成為行業領導者之一,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數千家客戶。

為什麼戴森公司會成功?

1. 專注於產品開發

dyson products
圖片來自 Dyson

戴森堅信,公司的利潤應該投資於研發。

很明顯,在 1996 年,用於研究開發的資金是用於廣告的資金的 6 倍。

他認為,從長遠來看,以相對較小的支出獲得短暫的利潤是不會有利可圖的。

因此,大量時間花在研究、測試和開發上,以發現消費者的需求並創造最獨特和創新的解決方案。

這個想法在開發過程的每個部分都得到了擴展和強調。

有趣的是,在戴森工作的每個人都會自己製作吸塵器並在家中使用。

因此所有員工都會即介入更改或開發產品的部分。

此外,戴森努力為其想法申請專利,這樣任何人都無法複製它們。

由於這項新技術深受消費者喜愛,許多公司開始宣傳他們的無袋吸塵器版本。

2000 年,美國公司 Hoover 被判犯有專利侵權罪。

他們在 Vortex 真空吸塵器中使用了 Dyson 的 Dual Cyclone,只是他們增加了一個旋風分離器,稱為 Triple Vortex Cyclone。

戴森獲得了巨額賠償金。

他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可以歸因於他在生產這些產品時所表現出的創新。

公司一直致力於通過增量創新來改進其現有的產品線。

隨著對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這一點尤其重要。

此外,戴森從客戶的角度而不是市場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這讓戴森在小家電領域找到了機會,成功讓品牌知名度更高。

最後,它創造核心技術的努力幫助他們打開了通往各個行業增長領域的大門。

由於其成功實施,戴森繼續通過其其他產品線證明其在其他電器方面的價值。

例如“無葉”風扇、空氣淨化器、吹風機。

因此,從長遠來看,選擇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證明了巨大的利潤。

2. 明確的方向和良好的領導

james dyson speech
圖片來自 Vox

詹姆斯戴森和許多其他企業家不斷證明,只要努力和堅持,一個人就能成功。

在此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障礙,反對者經常會發表令人懷疑的評論。

然而,他對持續創新和發展的承諾和重視是戴森能夠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品牌之一的原因之一。

3. 耐心

像許多初創公司一樣,戴森從一個創新的想法開始。

詹姆斯戴森覺得他現在的真空吸塵器工作不太好。

儘管他對獨特的銷售主張的想法是正確的,並且他擁有創造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的專業知識。

但在戴森品牌找到改變世界的產品之前,仍然需要 5,000 多個不同的原型。

換句話說,在你因為看起來太難或太耗時而放棄你的品牌目標之前,試著從戴森那裡學到耐心。

4. 始終保持創新

雖然優秀的品牌和強大的營銷策略可以為你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創造奇蹟。

但值得記住的是,如果沒有一系列優秀的產品,你將無法取得很大的成就。

當戴森品牌出現時,它是一款不同於當時市場上任何其他產品的下一級產品。

然而,戴森知道,在憑藉其獨特的吸塵器取得成功後,它不能滿足於現狀。

隨著團隊對風扇、吹風機和機器人清潔器的新想法進行創新,戴森品牌標識不斷發展。

總結

以上就是詹姆斯戴森的故事和理念。

也許從戴森身上學到的最簡單的一課是,如果你對你正在做的事情充滿熱情,你就能完成令人驚嘆的事情。

雖然戴森不得不面對債務和困難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但他也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將在未來幾十年載入史冊的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詹姆斯戴森是否相信“品牌”的概念。

他都成功地設計了英國最偉大的例子之一,即一個令人難忘的、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

他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並專注於改變世界的設計,而不是只擔心賺錢的概念。

戴森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年繼續創造充滿活力、革命性的產品,並有可能涉足更令人興奮的領域。

現在,你有機會從戴森品牌分享的經驗中吸取教訓,並為創建真正乾淨的公司形象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了,這篇文章就寫到哦這裡了希望大家能學習到新知識。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企業故事的話可以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

如果想要觀看影片的話可以到我們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喔。

必讀的巴菲特的成功故事以及投資理念

沃伦巴菲特的成功故事

必讀的巴菲特的成功故事以及投資理念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沃倫·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一直在福布斯的億萬富翁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截至 2022 年 6 月,他的淨資產為 1000 億美元。

巴菲特以精明的商人和慷慨的慈善家而著稱。

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而聞名。

這就是為什麼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達到神話般的程度並不奇怪。

巴菲特遵循幾個重要的原則和在全球範圍內廣泛遵循的投資理念。

那麼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今天小展將會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他的點點滴滴。

Table of Contents

巴菲特是誰?

warren buffet newspaper
圖片來自 medium

沃倫·巴菲特 1930 年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

他是一位美國國會議員的兒子。

雖然他的家人有能力為他提供舒適的生活,但年輕的沃倫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應該要靠自己,於是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謀生了。

巴菲特一直對個人理財感到好奇和熱情。

7 歲時,一本名為《賺 1000 美元的一千種方法》的書在公共圖書館引起了他的注意,並讓他對賺錢的可能性敞開了心扉。

然後,他找到了盡可能多的方法,在當地附近出售他能賣的任何東西,從口香糖到可樂,再到報紙和雜誌。

當他在高中時,他還做了一些額外的零工,比如洗車和出售郵票等收藏品。

當他和朋友買了一台彈球機並將其放在當地的理髮店時,他的第一筆半被動特許經營收入來了。

這次冒險非常順利,他們在該地區的其他理髮店放置了更多機器。

他和一位朋友後來以 1,200 美元的價格將公司賣給了一位退伍軍人,並獲得了利潤。

年輕的巴菲特在他第一次去紐約市時就對股票市場瞭如指掌。

年僅 10 歲的他堅持參觀紐約證券交易所。

一年後,他投資了他的第一股城市服務公司,這家公司現在被稱為 Citgo

他還為妹妹多麗絲·巴菲特購買了三支股票。

在早年的時候他就表明了他的願景就是創造財富與他人分享。

當他這個年齡的其他孩子在外面玩耍時,巴菲特通過各種業務和投資產生更多現金流來保持忙碌。

到他大學畢業時,他節省了相當於今天的 112,000 美元。

對於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當他在哥倫比亞商學院學習時,他的一位教授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教他價值投資的原則。

這些課程將在他作為投資者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受益匪淺。

巴菲特公司的成立:波克夏·哈薩威

berkshire-hathaway-logo
圖片來自 Logomyway

巴菲特是成功企業家的縮影。

他是波克夏哈薩威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巴菲特管理該公司已超過 50 年,在此期間,它已成長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

巴菲特在 1950 年代初開始投資股票時首次受到關注。

當時他只有 25 歲,他的投資技巧很快讓他成為百萬富翁。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巴菲特繼續精明地挑選股票,並將波克夏哈薩威公司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企業之一。

如今,波克夏哈薩威公司的市值超過 2200 億美元,在全球擁有超過 300,000 名員工。

巴菲特的一項關鍵策略是投資於管理良好且擁有悠久成功歷史的公司。

這種方法使波克夏哈薩威在過去 50 年中安然度過了許多市場波動,同時始終大幅超越其他公司。

此外,巴菲特擅長及早發現新趨勢並投資於這些領域。

巴菲特渡過的危機

1. 互聯網泡沫

dotcom bubble
圖片來自 seeking alpha

互聯網泡沫是 1990 年代後期牛市期間對互聯網公司的投資推動的美國科技股股票估值的快速上升。

在此期間,股票市場的價值呈指數級增長,以科技為主導的納斯達克指數在 1995 年至 2000 年間從不到 1,000 點上升到超過 5,000 點。

事情在 2000 年開始發生變化,2001 年至 2002 年期間股市泡沫破裂進入熊市。

然而巴菲特還是能渡過這個難關。

巴菲特被稱為“奧馬哈先知”是有原因的。

奧馬哈的甲骨文一直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他的成功故事是如何在股市賺錢的完美例子。

1990 年代後期,巴菲特開始對科技領域產生​​興趣。

他對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公司進行了一些非常大的投資。

這些投資結果非常成功,巴菲特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如果你想獲得與巴菲特類似的成功,你需要堅持多年來對他有用的原則。

我們將會在下個章節解釋他的投資名言。

2. 07年金融危機

financial crisis

在金融危機期間,波克夏哈薩威公司避免了其他公司遇到的許多問題。

這要歸功於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基於三個主要原則:多元化、安全邊際和避免常見錯誤。

多元化意味著波克夏哈薩威投資於廣泛的業務。

這有助於保護它免受任何單一災難的影響。

安全邊際意味著巴菲特總是試圖讓他的投資保持在水面之上。

如果出現問題,他總是可以低價出售所持股份並繼續前進,而不會損失太多錢。

避免常見錯誤對巴菲特來說也很重要。

他知道,如果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會毀掉他所做的一切。

所以他總是盡量避免首先犯這些錯誤。

巴菲特投資名言

1. 投資你所熟悉的領域

interest

導致錯誤投資的最簡單方法之一是參與過於復雜的投資。

我們中的許多人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只在少數幾個不同的行業工作。

我們可能對這些特定市場的運作方式以及該領域最好的公司有相當深入的了解。

然而,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參與了我們幾乎沒有直接經驗的行業。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在這些市場領域投資,但我們應該謹慎行事。

在我看來,絕大多數公司經營的業務對我來說太難理解了。

我將是第一個告訴你的人,我無法預測生物技術公司的藥物管道是否成功。

無法預測青少年服裝的下一個主要時尚趨勢,也無法確定將推動半導體芯片增長的下一個技術突破。

這些類型的複雜問題對市場上許多公司產生的收益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可以說是無法預測的。

當我遇到這樣的業務時,我的回答很簡單:“不知道,不參與”。

海裡有太多的魚,不能沉迷於研究一個太難理解的公司或行業。

這就是為什麼沃倫巴菲特歷來避免投資科技行業的原因。

如果我無法在 10 分鐘內合理理解一家公司如何賺錢以及影響其行業的主要驅動因素,我會繼續下一個想法。

在 10,000 多家上市公司中,我估計只有幾百家公司符合我個人的業務簡單標準。

彼得林奇曾經說過:“永遠不要投資一個你無法用蠟筆說明的想法。”

留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並拿起繪兒樂可以避免許多錯誤。

2. 從不妥協業務質量

quality

雖然對複雜的業務和行業說“不”相當簡單,但識別高質量的業務更具挑戰性。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在過去 50 年中不斷發展,幾乎完全專注於購買具有長期持續增長機會的優質公司。

一些投資者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波克夏哈薩威這個名字來自巴菲特最糟糕的投資之一。

波克夏哈薩威從事紡織製造業,巴菲特被誘惑買下這家公司,因為價格看起來很便宜。

他認為,如果你以足夠低的價格買入一隻股票,通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讓你有機會以可觀的利潤拋售頭寸,即使企業的長期業績仍然很糟糕。

憑藉多年的經驗,沃倫巴菲特改變了他對“雪茄煙頭”投資的立場。

他說,除非你是清算人,否則這種購買企業的方法是愚蠢的。

畢竟,最初的“便宜”價格可能不會變得如此搶手。在一項困難的業務中,一個問題一解決,另一個問題就會浮出水面。

這些類型的公司通常也獲得低迴報,進一步侵蝕了初始投資的價值。

這些見解让巴菲特提出了以下著名的名言:

“以合理的價格收購一家優秀的公司,比以合理的價格收購一家公平的公司要好得多。” – 沃倫·巴菲特

用來衡量業務質量的最重要的財務比率之一是投資資本回報率。

那些從與其業務相關的資本中獲得高回報的公司有可能比回報率較低的企業更快地實現收入複合。

結果,這些企業的內在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

“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平庸企業的敵人。” – 沃倫·巴菲特

資本的高回報創造了價值,並且通常預示著經濟護城河。

我更喜歡投資能夠產生高(10-20%+)和穩定投資資本回報的公司。

不要屈服於購買收益率為 10% 的股息股票或搶購以僅 8 倍收益交易的公司股票的誘惑,需要经常確保你對公司的業務質量感到滿意。

3. 購買股票時,就該計劃永久地持有

優質企業一旦以合理的價格被收購,應該持有多久?

“如果你不考慮擁有一隻股票長達十年,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 沃倫·巴菲特

“我們最喜歡的持有期是永遠。” –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顯然擁有買入並持有的心態。

幾十年來,他一直擔任一些職位。

為什麼?一方面,很難找到能夠繼續擁有光明的長期未來的優秀企業(巴菲特為此經營著一個集中的投資組合)。

此外,優質企業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高回報並增加價值。

正如巴菲特所說,時間是精彩業務的朋友。

基本面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影響股票價格,只有耐心的投資者才能獲得回報。

最後,交易活動是投資回報的敵人。

不斷地買賣股票會以稅收和交易佣金的形式蠶食回報。

相反,我們通常最好“買對並坐穩”。

4. 投資不是什麼魔法,並沒有所謂的“簡單的按鈕”

wizard

也許對投資最大的誤解之一是只有老練的人才能成功選股。

然而,原始情報可以說是投資成​​功最不可預測的因素之一。

“你不需要成為一名專家。投資不是智商 160 的人打敗智商 130 的人的遊戲。” – 沃倫·巴菲特

追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並不需要成為天才才能做到,但任何人都很難持續擊敗市場並迴避行為錯誤。

同樣重要的是,投資者必須始終意識到,沒有一套神奇的規則、公式或“簡易按鈕”之類的東西可以產生超越市場的結果。

它不存在,也永遠不會存在。

“投資者應該對基於歷史的模型持懷疑態度。

由聽起來很書呆子的牧師建造,這些模型往往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投資者常常忘記檢查模型背後的假設。

當心極客軸承公式。 – 沃倫·巴菲特

任何聲稱擁有這樣一個系統以促進業務發展的人要么非常天真,要么不比我書中的蛇油推銷員更好。

謹防自稱“大師”的人向您推銷一個不干涉的、基於規則的投資系統。

如果確實存在這樣的系統,所有者肯定不需要出售書籍或訂閱。

“愚弄人們比讓他們相信他們被愚弄了更容易。” ——馬克吐溫

堅持一套總體投資原則很好,但投資仍然是一門困難的藝術,需要思考,不應該感覺容易。

“這不應該是一件容易的事。任何認為這很容易的人都是愚蠢的。” ——查理芒格

5. 了解價格和價值之間的區別

price and value

股票價格不停地向我們推。

出於某種原因,投資者喜歡關注屏幕上運行的股票報價。

然而,股票價格本質上比潛在的業務基本面更具波動性(在大多數情況下)。

換句話說,市場上可能有一段時間,股價與公司的長期前景零相關。

金融危機期間有許多便宜貨,因為投資者迅速拋售所有公司,無論它們的業務質量和長期盈利潛力如何。

許多公司在低迷時期繼續加強競爭優勢,並以更加光明的未來擺脫危機。

換句話說,一家公司的股價與其潛在的商業價值分離。

“在 2008 年末發生的非同尋常的金融恐慌期間,我從未想過要出售我的農場或紐約的房地產,儘管一場嚴重的經濟衰退顯然正在醞釀之中。

而且,如果我擁有一家具有良好長期前景的穩健企業 100% 的股份,我甚至考慮拋售它都是愚蠢的。

那麼,我為什麼要出售我的股票,這些股票只是小額參與出色的業務呢?

誠然,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最終都可能令人失望,但作為一個整體,他們肯定會做得很好。” – 沃倫·巴菲特

作為長期投資者,我們需要聽取沃倫巴菲特的投資建議,在價格下跌時購買優質產品。

“價格就是你付出的。價值就是你得到的。” – 沃倫·巴菲特

股價會隨著投資者情緒而波動,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司未來的現金流發生了變化。

儘管圍繞公司未來的收益流總是存在一些爭論。

但分歧的幅度通常遠低於股票的價格波動。

投資者需要區分價格和價值,將精力集中在以最合理的價格交易的優質公司上。

巴菲特致富的秘訣:複利效應

compound interest

複利是計算利息的方法,其中利息是根據本金加上截至該時間點的應計利息計算的。簡單來說,複利就是你賺取的利息。使用賺取複利的儲蓄賬戶,你可以賺取初始本金加上隨時間累積的利息。

例子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方法,假設你將 100 美金投入到平均年回報率為 10% 的投資計劃中。因此,在年底,你最終得到 110 美金。

現在,對於下一個生息週期,全部金額 110 美金將被視為本金價值,而不僅僅是最初的 100 美金。

通過複利,在第二年年底,你有 121 美金,下一個週期,133 美金,下一個週期 146 美金,依此類推。

複利獲得的利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這使其成為旨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快速增長其語料庫的投資者的理想策略。

這種方法比單利方法要好得多,在這種方法中,無論你的投資時間長短,你都可以獲得固定利息。

psychology of money

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暢銷書《致富心態》的作者摩根豪澤爾以王牌投資者為例,強調了在使用複利來增加財富時,時間是最關鍵的因素。

作者指出,巴菲特的投資平均每年的投資回報率為 22%。

而紐約對沖基金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的創始人吉姆·西蒙斯的年回報率為 66%。

僅從數字來看,西蒙斯在技術上是更好的投資者。

但是,截至 2022 年,巴菲特的淨資產為 1170 億美元,而吉姆西蒙的淨資產僅為 254 億美元。

這怎麼可能?答案在於投資的時間段。

巴菲特在 1940 年代初開始投資。

而西蒙斯於 1988 年開始投資。

這意味著,儘管投資回報率更高,但西蒙斯的財富無法與巴菲特的財富相提並論。

總結

這就是巴菲特的故事,從他的故事中我們能明白只要有耐性,達到財富自由其實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希望各位讀者能透過該文章學習到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並引用到生活當中。

也希望各位在接下來的日子能透過巴菲特的方法讓自己的財富提高。

好了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人物自傳可以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

Amazon 傑夫貝佐斯傳:創業故事

Amazon 傑夫貝佐斯傳:創業故事

Amazon 傑夫貝佐斯傳:創業故事

相信大家都知道亞馬遜公司 (Amazon)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是誰。

亞馬遜是美國最大的跨國科技公司之一。

這一切都與發明、實驗、創新、客戶滿意度和創造力有關。

貝佐斯是亞馬遜的前 CEO,也是亞馬遜的創始人。

他的總淨資產大約為 2000 億美元,當然他的成功故事不僅限於亞馬遜。

此外,他甚至擁有 Blue Origin(一家火箭公司)和一家名為《華盛頓郵報》公司。

貝佐斯的成功故事全在於艱辛和努力。

那為什麼他能從零開始一路走到今天呢?

是有什麼秘訣嗎?

其實並不是的,今天小展就就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分傑夫貝佐斯的生活和創業故事。

Table of Contents

貝佐斯的前期生活

jeff bezos and his dad
圖片來自 Business Insider

貝佐斯出生於 1964 年 1 月 12 日,原名杰弗裡·普雷斯頓·約根森。

他的親生父親泰德喬根森在高中時認識並開始約會他的母親傑克琳吉斯。

當時候喬根森 18 歲,吉斯 16 歲懷孕。他們帶著父母的錢飛到墨西哥結婚。

約根森是頂級獨輪車運動員之一,也是當地劇團獨輪車牧馬人的一員,他們經常在縣集市和馬戲團上演。

同時他也在一家零售店工作,每小時掙 1.25 美元,所以當時候他們的財政也非常拮据而且他的父親還有喝太多酒的習慣。

最後在貝佐斯 17 個月大時,他的媽媽與約根森離婚了。

他們的婚姻只持續了一年多一點。

到了1968 年,他的母親傑克琳與米蓋爾·貝佐斯再婚,當時候米蓋爾於 1962 年從古巴抵達邁阿密,只知道一個英語單詞:“漢堡包”。

傑克琳同意讓米蓋爾收養他的兒子,並且在 4 歲時,Jeffrey Preston Jorgensen 成為了 Jeffrey Preston Bezos。

貝佐斯的教育

jeff bezos young
圖片來自 mcan

貝佐斯從四年級到六年級就讀於休斯頓的 River Oaks 小學。

他會在牧場度過夏天,從事各種工作,例如修理風車、鋪設管道、給牛接種疫苗和其他農場工作。

他的爺爺勞倫斯·吉斯(Lawrence Gise)是他生命中的一個巨大榜樣,他擁有廣泛的科學知識,並且經常出現在牧場上。

在 2010 年的畢業典禮演講中,貝佐斯告訴畢業生們,他的爺爺教會了他“善良比聰明更難”。

貝佐斯在學校開始了他的第一筆生意。

它被稱為夢想學院,是一個針對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的教育夏令營。

有一些書是貝佐斯要求他的參與者閱讀的。

一段時間後,貝佐斯的家人搬到了佛羅里達州,並被轉移到 Miami Palmetto 高中,在那裡他學習成績優異,並意識到了他對計算機的熱愛。

他甚至受邀參加佛羅里達大學的學生科學培訓計劃,並於 1982 年獲得銀騎士獎,並成為國家優秀學者。

貝佐斯以學校告別演說家和國家優秀學者的身份畢業,確保了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位置。

他計劃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物理學,但他很快決定重新回到他對計算機的熱愛。

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和電氣工程兩個理學學士學位。

貝佐斯的工作

畢業後,貝佐斯去了華爾街,那裡對計算機科學的需求越來越大,並在幾家公司工作。

FITel 的工作讓他每週都在紐約和倫敦之間飛行。

貝佐斯在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和投資公司 D.E.Shaw。

該公司專注於將計算機科學應用於股票市場,貝佐斯因其在該領域的綜合才能而被聘用在 D.E Shaw。

由於優越的工作表現,很快地,貝佐斯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 D.E Shaw 公司的副總裁薪水也是6位數的。

當時候是互聯網興起的時代。

一天,貝佐斯注意到從1993年到1994年間,電子商務的居然增長了2300%,這讓他感到非常驚訝並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商機。

於是他就下定了決心離開目前的公司準備去創業。

亞馬遜公司的成立:亞馬遜名字的由來

jeff bezos start amazon
圖片來自 India Today

貝佐斯於 1994 年離開 D.E Shaw,搬到西雅圖,通過開設在線書店來挖掘互聯網市場的潛力。

他制定了一份他可以在互聯網的幫助下銷售的可能產品清單,包括軟件、CD 和硬件。

最後,書籍成為了選擇,因為存在的標題範圍很廣。

互聯網商店的另一個優勢是當時美國最高法院最近裁定郵購目錄不必在沒有實體存在的州納稅。

換句話說,貝佐斯為他通過互聯網銷售的產品支付了零稅。

貝佐斯當時認為西雅圖將是他開展新業務的理想之地,因為這裡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貝佐斯設法從他的朋友和家人那裡獲得了 100 萬美元,足以在他西雅圖家的車庫裡開展業務。

Bezos 最初於 1994 年 7 月 5 日將公司註冊為“Cadabra”。

此外,一年後,當他的律師誤聽“Cadabra”這個詞時,他考慮改變它,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另一種選擇是“MakeltSo.com”,這是傑夫心愛的星際迷航中皮卡德船長的標語。

它也可能是“aard.com”,這將有助於將公司推到網站列表的前面。

貝佐斯還註冊了域名 Awake.com、Browse.com、Bookmall.com 和 Relentless.com。

最終,貝佐斯在查看了字典中以 A 開頭的單詞後,決定選擇亞馬遜。

貝佐斯喜歡地球上最長的河流之一和最大的書店之間的共鳴。

貝佐斯經營理念:為什麼亞馬遜會成功?

amazon success
圖片來自 Inc

在管理世界級別和有影響力的公司之一的過程中,傑夫·貝佐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領導精神。

他經常在給亞馬遜股東的年度信函、其他文章和採訪中反复思考這一點。

他在亞馬遜掌舵近 30 年的管理原則涉及從睡眠(八小時)到最佳開會時間(不早於上午 10 點)的方方面面。

貫穿他格言的共同點是強調堅持不懈地創新,這是一種哲學這助長了亞馬遜在多個行業中的主導地位以及其勤奮的工作文化。

以下是他最有影響力的一些領導力課程和其他建議:

1. 做出少量高質量的決定

decision

貝佐斯說,他早睡早起,並在午餐前安排高智商會議,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每天做出一些明確、明智的決定。

他在 2018 年對華盛頓經濟俱樂部的聽眾說:“如果我每天有三個好的決定,這就足夠了”。

2. 對於客戶的執著

customer attract

貝佐斯經常將亞馬遜的成功歸因於該公司熱衷於為客戶提供他們想要的東西。

他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的採訪中回憶說,從亞馬遜的早期開始,他就會在會議中放置一張空椅子,以促使高管思考他們的決定將如何影響客戶。

當貝佐斯考慮將業務擴展到書籍和音樂之外時,他隨機給 1000 名客戶發送了電子郵件,詢問他們想在網站上購買什麼。

從他們的回答中,他得出結論,他幾乎可以在互聯網上出售任何東西而這正是他所做的。

3. 創新

innovation

亞馬遜在 2019 年被位於加州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的領導力智庫德魯克研究所評為美國管理最好的公司。

幫助亞馬遜擊敗蘋果公司的一個因素是該公司對創新的高度關注。

正如德魯克研究人員發現的那樣,亞馬遜在專利申請、商標註冊和研發支出方面超過了其他公司。

該公司放棄專利申請的比例高於其他公司,這表明該公司致力於淘汰過時的技術。

貝佐斯本人在數十項亞馬遜專利中被命名。

貝佐斯週二在給員工的信中寫道,“如果你做對了,在一項令人驚訝的發明幾年後,新事物已經成為常態。

人們打哈欠,打哈欠是發明家所能得到的最大讚美”。

他指的是亞馬遜的創新,例如客戶評論、Alexa 和一鍵購物。

4. 肯面對失敗

貝佐斯曾說過,失敗和創新是密不可分的,並指出好的失敗和壞的失敗是有區別的。

“如果我們建立了一個新的營運中心,但換來一場災難,那就是執行不力,”。

貝佐斯在“發明與漫遊:傑夫貝索斯文集”中寫道,但是當我們正在開發一種新產品或服務或以某種方式進行試驗時,它不起作用,即使是一個巨大的失敗那也沒關係。

5. 大多數會議都是毫無意義的

meeting

貝佐斯以堅持會議富有成效而聞名。

為了促進這一點,他要求演講者寫一份不超過六頁的備忘錄,在會議開始時由在場的每個人分發並默讀。

貝佐斯在他給投資者的一封信中稱讚了備忘錄的過程:“有些人像天使唱歌一樣清晰,”他寫道。

“他們才華橫溢、深思熟慮,為高質量的討論安排了會議。”

員工們表示,他們會花費數週時間來完善他們的備忘錄,這個過程可以使想法更加清晰,並改進決策和討論。

6. 忽略股市

2018 年貝佐斯在經濟俱樂部表示,關注公司股票的日常波動是一場失敗的遊戲,或者至少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他說幾十年來他一直在告訴員工同樣的話:“當股價上漲時一個月內 30%,不要覺得自己聰明了 30%,因為當股票在一個月內下跌 30% 時,感覺自己笨了 30% 就不會那麼好,這就是發生的事情,”他說。

“永遠不要花時間考慮每日股價。我從來沒有做。”

貝佐斯名言:給予年輕人的忠告

amazon re mas

貝佐斯向年輕人傳達了一條信息:

“如果你想要創業的話,那就準備好承擔大風險並失敗。”

貝佐斯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亞馬遜 Re:Mars 會議上傳達了這一信息,此前他被問及他會給任何想要創業的人提供什麼建議。

當時,亞馬遜是世界上最賺錢的上市公司之一,市值接近 8600 億美元。

兩年後,當貝佐斯宣布計劃於 7 月 5 日(與公司成立的同一天)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時,這家電子商務巨頭的價值翻了一番多。

“冒險。你必須願意冒險。

如果你有一個沒有風險的商業想法,它可能已經完成了,”

他在 2019 年的會議上說。

“你必須有一些可能不起作用的東西。在很多方面,這將是一個實驗。”

他說,其中許多實驗都會失敗,但“巨大的失敗”是成功之旅的必要組成部分。

貝佐斯將轉任亞馬遜執行主席,專注於“新產品和早期計劃”。

這位首席執行官長期以來一直以其尖端的商業理念而聞名。

從使用人工智能係統監控亞馬遜員工到創建世界上第一家太空旅遊公司之一的 Blue Origin。

“我們一直在冒險,我們談論失敗,”他說。

“我們需要大失敗才能推動針。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就不夠擺動。

你真的應該努力擺動,即使會失敗都沒關係。”

貝佐斯的身價

jeff bezos net worth
圖片來自 The Science Agriculture

截至 2022 年,傑夫·貝佐斯的淨資產估計約為 1680 億美元,這使他不僅成為最富有的人之一,而且比其他任何人都富有。

1997 年,貝佐斯通過亞馬遜的首次公開募股籌集了 5400 萬美元,成為百萬富翁。

他的名字於 1999 年首次入選福布斯世界億萬富豪榜。

總結

這就是貝佐斯的創業故事,他在西雅圖的一個車庫裡創立了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

為了建立自己的公司,他選擇了走出舒適區。

他一生中經歷過幾次失敗,但從未因此而灰心。

他把失敗的項目當作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機會。

他也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激勵人物,正是跨國公司努力的結果,即使在這個大流行的時代,努力也被證明是非常有價值的。

自 2020 年以來,由於人們被隔離在家中,並且在線購物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它也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文章,希望你們能透過該篇學習到貝佐斯的思維並應用到你們的企業和工作當中。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人物自傳的話可以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或者是到 YouTube 頻道觀看我們的影片喔。

同時我們也放了一個有關亞馬遜公司發展的視頻。

推薦文章

大眾銀行的創辦人鄭鴻標的創業故事

大眾銀行的創辦人鄭鴻標的創業故事

大馬大眾銀行的創辦人鄭鴻標的創業故事

說到銀行我相信有很多人每天在上班的途中還是中午去吃飯的時候都會經過不少的銀行像是Maybank、 CIMB Bank、 Public Bank 等等甚至有些人幾乎每一天都會到銀行處理事情,但是有沒有想過銀行到底是怎麼運營的呢?

到底當初創立這間銀行的人是怎麼做大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一為你們分析大眾銀行創辦人“丹斯里鄭鴻標”是如何為大眾銀行創下了50多年來持續盈利不斷成長的創業故事。

Table of Contents

鄭鴻標的前期經歷

鄭鴻標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他們一家從中國到達新加坡的時候幾乎是一無所有,但他父親依然想盡辦法賺取足夠的收入來維持家庭開支。

他的父親是個傳統的潮州人,不善於跟子女溝通,常要求孩子們早點回家。

到了6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母親去世後,鄭鴻標從小就挑起照顧弟妹們的起居飲食的責任,還要幫父親做生意,甚至在戰亂期間,冒著生命危險在路邊販賣香煙。

也正因為這一經歷,培育了他後來善待員工的性格。他從小沒有享受過任何奢侈的樂趣。

他所穿的衣服也是別人穿不下的,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學業而且還一心想要攻讀法律。

不幸的是,由於他們的經濟狀況不穩定,因此他的家人只能支持他直到劍橋海外學校證書的水平。

所以,法律不是他的選擇。

teh hong piow family

到了1950 年的時候, 鄭鴻標在OCBC Bank擔任銀行職員,月薪 130 令吉當時候是20歲。

僅僅用了5年的時間,他就被任命為管理職位。

不僅如此他也在那時候遇見了他的貴人是一位曾經的新加坡首富丹斯里邱德拔,他看見了鄭鴻標的才華和對工作的投入後並說服他加入吉隆坡的馬來亞銀行。

因此他就辭去銀行的職位,轉而在馬來亞銀行工作。

teh hong piow ocbc
照片來自 The Star

4 年內,34 歲的鄭鴻標已經成為了當時候最年輕的總經理。

到了1966 年 8 月 6 日,這一天他決定要創辦自己的銀行。他開始了解申請銀行的各項步驟,很快他就得到了財政部長敦陳修信的積極回應。

在 36 歲時,他以在馬來亞銀行業工作了 6 年以及在銀行領域擁有的 16 年經驗創立裡自己的銀行,也將它命名為“大眾銀行”。

因此大眾銀行就在吉隆坡 Jalan Gereja 4 號正式開始營業起初是由 32 名員工經營。

大眾銀行的實收資本為 1275 萬令吉,對於 1966 年來說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public bank first

下一年,實收資本增加到 1600 萬令吉,並在吉隆坡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在上世紀8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開放利息管制後,大眾銀行又以極具吸引力的利率吸引客人,進一步站穩腳跟,成為了馬來西亞人民身邊的銀行。

如今,大眾銀行在馬來西亞是第二大的銀行,並被榮譽為馬來西亞的“最佳銀行”。

鄭鴻標曾經也榮獲了 “亞洲金融服務發展卓越貢獻獎”,而且在2015年福布斯華人富豪榜排名第47。

在2019年,鄭鴻標在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233位,他的財富值67億美元。

在2020年,鄭鴻標以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538位。

大眾銀行成為世界前100名銀行

大眾銀行之所以可以成為世界前100名的銀行就是因為他們能真正關注客戶的需求。

為了與其他對手競爭,大眾銀行在他們業務的各個方面提供最禮貌和最熟練的服務為就是希望為客戶提供一流的服務。

如今的客戶已經更加聰明也更明智地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當然更願意選擇一些能為他們提供更多利益的銀行。

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鄭鴻標提出了更高水平的產品和更透明的服務的願景,讓大眾銀行永遠成為客戶的首選銀行。

銀行領域日益激烈的競爭就是為客戶提供了更多選擇,但同時也縮小了利潤空間。

這時大眾銀行就是意識到僅靠利率競爭並不能維持長期盈利於是他們已開始不懈地追求以國際標準為基準的卓越客戶服務,以獲得競爭優勢。

不僅如此,如今銀行業也變得更挑戰性,因此他們對高學歷員工的需求也相當高。

為了避免與其他銀行競爭人才,大眾銀行進行一系列的強化培訓發展計劃、研討會和會議,並希望可以在他們自己的組織中創造領導者。

同時,也為員工開闢了機會來讓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追溯自己的職業道路。

customer service

鄭鴻標的企業管理方式:人才培養

一直到今天,鄭鴻標仍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受僵化教育系統的限制。

他還鼓勵他的管理層和員工不斷進步,並以行動來支持他們獲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知識。

他相信,當人停止學習時,他們就會停止進步也無法領導他人。

可能是之前的艱辛生活,讓他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也成為他人生成功的基礎。

不僅如此,他還制定了一個計劃來讓他的離校生員工在他的公司也能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能不斷學習。

在員工的眼中鄭鴻標是個非常好的老闆因為他會很願意地解決員工的困難,他曾經向所有員工發放高達2000令吉的一次性付款。

對於100,000令吉及以下的房屋貸款,所有員工將獲得零利息。

對於鄭鴻標來說,這樣的成本是完全合理的,因為這是對員工福利的投資。

他在員工上投入了很多也提供不少的培訓。

每位員工每年都必須參加至少三天的培訓。

就是為了讓他們不斷提陞技能,有效履行職責。

這個培訓不單只是培訓他們在目前的工作上有提升還促進員工的個人成長,並為他們的職業道路的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

可以看得出他們是為員工提供了一條清晰可見的職業道路,讓員工們都可以計劃。

不僅如此,他們也會經常地做好繼任的準備,以確保會有兩名候選人接替每個高級職位。

至於在銀行工作 10 年或以上的員工將獲得金或銀獎章。

甚至有的時候,他們還會收到高達 23 個月薪水的獎金,而那些即將退休的員工也將會得到不錯的基金作為他們黃金歲月的經濟福利。

employee training

鄭鴻標的成功的秘诀 “专注”

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鄭鴻標積累了很多財富。

在上世紀70年代,他曾先後涉足工業、房地產業、保險業及採礦業等領域,擔任吉隆坡工業有限公司、倫敦及太平洋保險有限公司、棉藝紡織廠有限公司等企業的董事長及20餘家企業的董事。

就在大家都以為他要打造自己的商業版圖的時候。

他卻在1981年決定統一業務,放棄所有非銀行業的生意,趁好脫售。

所得的收益,全部用於擴充大眾銀行的規模,專心一志於銀行業。

資本越來越雄厚、民眾基礎越來越牢固的大眾銀行逐步擴展其他的金融業務。

除此之外他們還相繼進入融資、證券與期貨經紀、單位信託管理、投資控股等多個領域,成為一站式的金融企業。

鄭鴻標自己說,人往往是經一事,長一智。

要成功,就必須專注。我最終發現,銀行業才是我一生的事業。

如果我沒有保持專注於一個行業的做法,大眾銀行就不可能有今日的規模。

總結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提到了馬來西亞的大眾銀行是如何成立的,以及他的創辦人鄭鴻標是經過了什麼樣的經歷造就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希望你們能透過這篇文章學習一些新的知識。

如果你們認為有幫助的話記得要分享給朋友喔。

如果想學習更多商業知識可以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或者到我們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影片喔。

豐田汽車的歷史創業故事和策略應用

豐田汽車的歷史創業故事和策略應用

豐田汽車的歷史創業故事和策略應用

相信大家對豐田 (Toyota) 這個品牌不會感到陌生。

我們每天在外上班或出去旅遊都一定能看豐田出產的各種車輛,甚至有些人的夢想車就是豐田的車。

那你夢想車是什麼呢?

好了讓我們在今天的影片一起學習豐田的商業案例吧。

Table of Contents

豐田汽車的历史

豐田創立於1933年,是日本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是世界十大汽車工業公司之一但其實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豐田 公司早期是以製造紡織機械為主的,其實,豐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

當時候 29歲的豐田佐吉我們姑且稱他為大豐吧,他發明了“豐田式汽動織機”。

他發明的這台織機不僅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動織機,而且與以往織機不同的是可以由一名擋車工同時照看3至4台機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

連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紡織機械廠家,英國普拉德公司也向大豐發出了轉讓專利權的請求,最終他在1929年以10萬英鎊的價格出讓了這項專利的使用權。

toyota first textile machine
照片來自 Toyota Global

可惜的是到了1930年,63歲的大豐去世了。

而他的兒子小豐卻對日本以外的世界感到興趣十足。

他曾經去過歐洲和美國進行了考察,那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使他感受到強烈的震撼,而汽車更讓他感到熱血沸騰。

他認定汽車必然是未來舉足輕重的交通工具。

一直到1933年,他投資13萬美元成立了汽車部。

設計出AA樣車後,1933年5月第一輛命名為AA的車問世了。

1年後,A1開始小批量生產。

1936年9月,豐田公司在東京舉辦了“國產豐田大眾車寫成紀念展覽會”。

展示車輛共有15輛,其中包括4輛原來的“TOYODA”改為“TOYOTA”。

toyota aa car
照片來自 Toyota Global

在同一年裡,在新落成的工廠,AA型轎車開始投產了,最初每個月的產量僅有150輛。

一年以後,1937年,豐田公司共生產汽車4013輛,其中AA型轎車和AB型敞篷車只佔577輛。

1937年8月28日,汽車部宣告從豐田自動織機製作所獨立出來,成立“豐田汽車工業株式會社”,地址在愛知縣舉田町,創業資金為1200萬日元,擁有職員300多人。

toyota first company
照片來自 Toyota Global

豐田汽車的危機時期到輝煌時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轉入戰後經濟恢復期。

這時對於日本汽車產業的前途來說,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期。

應軍事的要求,豐田不斷地為他們製造卡車和汽車才得以勉強生存下來。

公司的經營狀況非常糟糕,即使經過 13 年的努力,豐田汽車全年也只生產了一萬一千輛汽車。

另一方面,福特汽車在同一年卻生產了超過 100 萬輛汽車。

看著這種巨大的生產差異促使豐田的高級經理都感到好奇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於是他們二話不說就帶著幾位工程師就飛到了美國參觀福特的胭脂工廠,試圖了解他們該如何準確地改進他們的製造工藝。

toyota meet ford
照片來自 Toyota Global

但在這次訪問之後,他們意識到,簡單地複制和改進系統在日本是行不通的。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候豐田的財務狀況非常的吃緊啊,沒辦法大量投入資金來改進系統。

更重要的是,日本剛剛從世界大戰的不良影響中恢復過來,這讓日本對資本和外匯都非常需求。

因此,豐田無法購買能提高生產效率和擴大生產規模的最新產品。

所以實際上,豐田不可能在兩個最關鍵的製造業方面與美國公司競爭,那就是資本和機械。

在這種艱辛時期,我相信任何普通的工程師都會選擇放棄並認為自己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美國競爭。

但豐田並不是普通的工程師,儘管他們知道目前的情形並不是那麼樂觀,但他和他的團隊還是日復一日地工作,以了解他們該如何建立一個能與美國競爭的系統。

就在那時,他們意識到,雖然他們無法在資本和機器上和美國競爭,但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方面可以擊敗美國人,而這個就是效率。

所以他想出了一種叫做精益製造系統的想法。

跟大家說一下,豐田了解到,美國廠商的標準運作方式是,先把需求預測到一定程度,然後大批量下單,這樣就可以節省機器零件的成本和原材料。

因此,如果需要銷售紅色、黑色和灰色三種顏色的汽車,那麼公司將生產 200 輛紅色汽車、500 輛黑色汽車和 300 輛灰色汽車,這些汽車將準備好交付並儲在庫存,直到訂單出現為止。

一旦客戶下訂單,它們就會立即搬出並交付給客戶。

但在這個過程中,豐田團隊發現存在一個重大問題,進而導致一系列四大低效率。

正是解決了這些低效率的問題才讓豐田變成了一家價值 10 億美元的公司。

toyota production
照片來自 Toyota Global

豐田汽車的物流管理策略

事實上,它不僅改變了汽車行業的運作方式,還改變了整個世界供應鏈的運作方式。

問題是,這些所謂的低效率是什麼呢?豐田團隊是如何解決的?

第一,豐田團隊意識到,當需求預測發生在美國時,他們總是會生產出過剩的汽車,從不出現赤字。

因此,通常會導致過度的資源分配。

這就好比說像是僱傭了不必要的人,購買了更多的設備,庫存中存放了更多的材料和產品。

這反過來又導致整體現金成本增加,但沒有增加任何價值。

其次,不必要的人員、設備和材料的存在會自動導致生產過剩。

然後生產過剩進一步導致第三種浪費,即最終產品的過度庫存。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 1000 輛汽車被過度生產,那就是大量的土地正在被利用,導致非常高的維護成本、勞動力成本和運輸成本。

最後,當所有這些方式結合在一起時,它會導致第四類浪費,即不必要的資本投資。

例如,如果已取出 100 億的貸款,並將這些貸款都用在生產過剩的部分上,那就會累積大量的利息成本。

導致成本非常高,投資回報率為零,還會進一步地導致更多的管理成本、折舊成本等。

說了那麼多感覺起來好像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改變哦。

但是,當豐田團隊真正了解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時,他們就發現到其實一切的緣由只因為一件事,。

那就是需求的預測導致庫存過多,進而導致連鎖效應的浪費。

所以你知道嗎?豐田決定消除供應鏈中兩個最基本的元素,那就是庫存和需求預測。

是的,豐田建立了一個沒有需求預測和零庫存的供應鏈。

世界級的及時制度 (Just-in-time) 就是這樣誕生的。

這個系統不僅徹底改變了汽車行業,還成為了各個領域供應鏈管理的世界標準,這就是它的工作原理。

所以他們就造就了現在每個車行賣車的方式,就是先提供在小冊子給客戶觀看他們擁有的車。

邀請客人到他們陳列室試駕他們心儀的車,一直到客戶滿意並下訂單後,豐田才開始製造汽車。

just in time image showing
照片來自 Supply Chain Indian Job

之後,那些零件會在 7 天內到達生產中心。

然後在全國各地的幾家經銷商開始預訂後,生產實際上開始了。

現在,當這一時刻發生時,根據需求,每天都會有完全相同數量的零件到達。

因此,如果 9871 組零件已被帶到組裝中,那麼第二天就只有 9871 組件會到達不會預測多或少。

這不僅發生在一個組件上,還發生在用於組裝的數百個組件上,隨後是組裝的部分,最後完成了質量檢查。

組裝好的車輛到達調度區,立即根據各自的訂單將它們運送到經銷商處整個過程將在五天內完成。

因此,公司的整個供應鏈開始根據需求而不是需求預測運作。

這就是豐田的及時制度的運作方式,即使是一次延誤也可能導致公司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這種瘋狂的精確度讓豐田減少了3個主要的損失。第一,如果需求減少,或者發生地震破壞了工廠,豐田只會造成最小的損失,因為他們的零件庫存較少可以說是接近於零。

此外,豐田甚至要求其他供應商對他們的系統遵循及時制度,這再次降低了整個供應鏈的成本,而且也不會給供應商造成瓶頸。

其次,所有四種類型的浪費都被消除了,從而實現了極端的成本削減。

這種成本削減是如此的驚人,以至於即使其他公司採用及時制度原則,他們的庫存本身也減少了 50%,並且交貨時間減少 80% 以上。

最終導致大規模削減成本和大幅提高利潤。

最後,以豐田為例,從 1955 年開始,他們的產量開始猛增,1955 年生產了 22,786 輛汽車,1956 年生產了 46,417 輛,實現了近 2,000% 的增長。

通過在極端效率和風險之間取得完美平衡,豐田和它的工程師建立了一個標誌性的供應鏈,使他們成為世界上最大和最賺錢的汽車公司之一。

business growth graph

學習豐田汽車使用的策略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你作為一名企業家或者是一位企業的高管,你會如何將及時制度應用於你的公司呢?

這點我們可以從豐田身上學習。

1. 逆境永遠是創新的溫床

因此,如果你想學習構建最高效的系統,你可以嘗試回溯歷史,找出人們無法選擇低效率的情況。

因為在這裡你將看到最顯著的創新,而這些創新將幫助你擊敗競爭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正是日本人的逆境讓豐田能夠建立一個及時機制,幫助它擊敗福特和其他汽車公司。

2. 每當你研究競爭對手公司的系統時,不要企圖複製相同的系統來解決你面對的問題

你需要一直不斷地深入研究,嘗試查看你的問題和它們的問題有什麼不同,然後非常仔細地選擇執行每一步。

就很像豐田公司能把及時制度用得非常好,但是我會建議你們在不同情況下更深入地研究該策略所涉及的風險。

而不是僅僅一直用著及時制度概念,需要一直考慮哪個策略更值得應用。

research diagram

總結

這就是豐田的創業故事,希望你們能透過他們的創業故事學習到一些策略應用到你們的企業上。

如果你們想了解更多有關企業的故事的話可以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或者是觀看我們的 YouTube 影片喔。

達美樂的創業成功故事和策略的應用

達美樂的創業成功故事和策略的應用

達美樂的創業成功故事和策略的應用

當我們說起披薩的時候,第一個浮現到腦海的是哪個品牌呢?

相信大家都一定知道 達美樂這個品牌而且不少的人都對他們的披薩贊不絕口,而且打從 2010 年到 2017 年,達美樂的股票表現非常出色,以至於其股價上漲了 2000%。

它的表現甚至超過了亞馬遜、蘋果、Netflix等巨頭。

當然,他們之所以能達到今天的成就並不是一夜就能做得到的。

相反,能讓他們發展得今時今日這麼出名的是他們的策略。

但是,卻不多人了解在他們達到今天的成就之前所面對的問題是什麼,究竟他們是經歷了什麼樣的挫折以及應用了什麼策略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呢?

就讓我們今天一一為你們分析達美樂的商業案例吧

Table of Contents

達美樂 (Domino Pizza) 的名字來源

時間回到1960年,當時有一名少年名為湯姆·莫納根和他的弟弟詹姆士買下了密西根州的一家披薩店「Dominick’s Pizza」。

他們付了75美元的訂金並藉了500元付餘款,就這樣開始了他們的創業旅程,但是八個月後,詹姆士卻選擇了退出經營,並向湯姆要了一台二手汽車作為退股金。

湯姆並沒有選擇放棄,他依然獨自的經營下去。

在 1965 年,湯姆又購買了兩家比薩店。

他現在在同一個縣里一共有三個地點。

他希望這些商店共享著相同的品牌,但是原主人卻禁止他使用 DomiNick 的名字,這讓他感到非常懊惱。

一天,一位名叫吉姆·肯尼迪的員工剛送完外賣回到店舖裡並向湯姆提出了更換品牌的名字的建議,他建議把名字改為“Domino’s”。

然後湯姆就覺得,欸,這個想法還蠻不錯的,隨後在 1965 年將這家公司正式更名為 Domino’s Pizza。

first domino shop
照片來自 Motor Authority

達美樂 (Domino Pizza) 創業者的成功與艱難

但是到了1968 年 2 月,一场大火席卷了最初的比萨店。

虽然披萨店在之后两天就重新开业,但总部被摧毁,Domino的第一个小卖部被摧毁,其中存放着 40,000 美元的货物。

但后来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保持着商店的运营还是能撑得下去。但是汤姆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仅是支付 15万美元的火灾损失,还要支付五个新特许经营权的租约,并尽快找到商店经营者。

然而在1975年,Domino遭到食品公司的的商标诉讼,但是公司仍持续成长,在1978年开了第200家分店。

汤姆觉得诉讼案有可能让他失去Domino这个品牌使用权,因而僱用了Group 243创造了另一个替代单位,后来成为公司的仲介,设计了店舖的内部装潢、披萨盒、广告,并掌控所有分店。

到1980年,Domino在加拿大温尼伯市开设第一家国外分店,往后几年也积极拓张,1985年起在香港开店,继於1989年起在台湾拓点。

1997年,Domino也在中国大陆开设第一家分店。

1998年,汤姆决定退休,以近10亿美元卖掉Domino Pizza,但还是持有27%的公司股份。

至2006年9月,Domino在全球的分店数量达到8,238间,收入达14亿美元啊一切都非常美好。

然而一直到了2008 至 2009年,Domino’s 的品牌形象却逐渐下降,他们的股票以每股 6 美元的最低价出售,商店销售额急剧下降,他们在消费者品牌偏好调查中是排名最后的。

所有这些事情都非常清楚地表明,Domino的挫败非常严重。

達美樂
照片來自 Bamboo Work

達美樂 (Domino Pizza) 的轉變策略

就在那時,公司的CEO (Patrick Doyle) 決定仔細研究一下情況,很快地他們發現有多個博客帖子說他們的比薩餅有多糟糕,其中一些說比薩吃起來像硬紙板。

隨後是一系列社交媒體帖子,這些帖子一直出現在網上。

達美樂的股價已經觸底,美國經濟仍在2008年的危機中復蘇。

而在這段時間裡,作為上市公司的達美樂已經走在了一條非常緊的繩索上。

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每家公司都會做的是進行一系列的公關活動,確保所有差評都被掩蓋,然後在後台進行一些更改,甚至可能會提供免費比薩餅,來獲得正面的評價。

或者,他們會完全忽略這一點,畢竟在 2009 年,一個博客的評論對一家上司公司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但是你知道嗎?

達美樂選擇了少數人敢使用的致命廣告武器,而這個致命的武器就是誠實。

公司的CEO 對所有的事情負上責任,並公開承認自己做得不好。

他們召集了那些給差評的顧客,讓他們品嚐他們的pizza然後給與評價。

對他們來說這可能是工作中最艱難的過程,因為每個走進來的人都只是說出一些不好聽的話,說著他們的比薩餅是多麼得難吃。

但是達美樂的團隊卻非常耐心地聽他們講,並且認真地做筆記。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一場激烈的冒險。

在接下來的 18 個月裡,達美樂的每一位廚師都日復一日地工作,沒有休息,只為了嘗試各種可能的口味組合,盡可能製作出最好的比薩。

他們從上至下改變了他們的比薩。

而且在實驗過程中,他們還意識到,在實際為客戶提供 30 分鐘交貨的競賽中,公司的供應鏈本身受到了損害。

他們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冷的、罐裝,甚至是預製的,這樣它們就可以降低成本,並在創紀錄的時間內更容易做好比薩,但顯然這不是個好策略於是廚師和管理層聚在一起,改變了公司的整個供應鏈。

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舉措,因為他們正在考慮對加工、庫存、儲存和運輸進行全面改造,而這將對分佈在 993 萬平方公里的 4200 多家連鎖店實施。

但令所有人驚訝的是,他們僅僅在 18 個月內就成功實現了這一目標。你們猜怎麼著?

他們發起了一項名為 “Oh Yes We Did” 的活動。

他們記錄了他們如何從製作糟糕的比薩到製作美國最好的比薩的整個過程。

而且,網上還有一段貼切的視頻,其中達美樂的主廚親自去這些批評家的家裡,他們讓這些批評家嘗試了他們的新披薩,然而這些批評家也感到大吃一驚,因為他們沒想到這麼大的公司會如此認真的聽取和對待他們所有的反饋。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網站上開設了一個特別版塊,在那裡他們發布了 Facebook 帖子和顧客的推文。

這些顧客在享用新的比薩後表示非常滿意。

這就是達美樂如何重塑自己,並竭盡所能地重新製作美國最好的比薩餅。

活動結束後的短短一個月內,達美樂的股價就上漲了 44%,到本季度末,該股已達到 75% 的漲幅。

迄今為止,該活動已獲得 20 億次免費媒體展示,股價也持續地漲,上漲了 2000%,表現超過了蘋果、亞馬遜和 Netflix。

這就是達美樂如何為它們的品牌設定基準,學習如何接受批評以及如何將危機轉化為商機。

從達美樂 (Domino Pizza) 策略學習的事情

從這個案例研究中我們學到 3 個非常重要的經驗教訓。

1. 客戶的批評就是讓你品牌進步的開始

作為老闆,你有責任在你的銷售額下降之前過濾問題並找出弱點。

在達美樂的案例中,其實他們的CEO 可以選擇忽略這些博客的批評,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反而還一一接受了他們地批評,因此達美樂才能達到今天地成就。

2. 糾正錯誤的成本總是遠低於在未來將要付出的代價

如果達美樂認為改造供應鏈需要花費 100 萬美元,那麼他們的整個業務就會付出代價,但因為他們將其視為 100 萬美元的投資,這讓他們有機會從灰燼中崛起。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每個品牌都需要意識到營銷的未來並不是折扣或花哨的包裝。

儘管它們很重要,但歸根結底,品牌需要在個人層面上與客戶建立聯繫。

而真正建立這種聯繫的最佳方式是講述一個美麗的故事。

在達美樂的案例就是,它是“Oh Yes We Did” 的活動。

總結

以上就是達美樂的創業故事,希望你們能在這個文章裡學習到達美樂的成功之道。

如果想要了解更所商業知識或企業成功史的話能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或者是到我們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影片

特斯拉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自傳和成功創業過程故事

特斯拉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自傳和成功創業過程故事

特斯拉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自傳和成功創業過程故事

相信大家對伊隆馬斯克這位大人物都不陌生吧?

在這幾年來,伊隆馬斯克一直都是世界的話題。儘管困難重重,但他的非凡成就令無數人感到震驚和驚訝。

他以創立 SpaceX 並同時管理他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的運作而廣為人知。

他在該領域的驚人表現導致與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等人進行比較。

儘管他有著一段艱難的童年,但他的成功是由他自己精心策劃的。

然而,他不懈的職業道德在伊隆馬斯克的成功故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來看看伊隆馬斯克的早期生活、教育和創業過程的故事。

Table of Contents

伊隆馬斯克的前期生活

伊隆馬斯克於 1971 年 6 月 28 日出生。

他出生在南非三個首都城市之一比勒陀利亞。

他是三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

馬斯克的父親 Errol Musk 是一位成功的工程師,而他的母親 Maye Musk 是一名模特和營養師。

他的兄弟 Kimbal Musk 是一位環保主義者和風險投資家。

馬斯克的妹妹 Tosca Musk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導演和製片人。

elon musk whole family
照片來自 Moose Jaw

馬斯克從小就表現出企業家精神。

他的工程師父親和營養師母親了解他兒子的技術愛好並培養了他的興趣。

他在 10 歲時獲得了第一台計算機,自學瞭如何編寫代碼。

在 12 歲時,這個小男孩製作了一款功能齊全的視頻遊戲,名為“Blastar”,據說售價為 500 美元。

馬斯克比起其他人提前一年開始上學。

他就讀於Waterkloof House預備學校。

然後他畢業於比勒陀利亞男子高中。

在馬斯克 10 歲時,他的父母離婚了。雖然馬斯克是學校裡智力健全的學生之一,但他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光。

他很少有來自南非荷蘭語文化的朋友。

馬斯克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著許多逆境,他長大後堅信逆境對於塑造一個人至關重要。

在 Waterkloof House 和 Pretoria Boys High 期間,馬斯克被欺負。

他說:“他們讓我最好的朋友引誘我躲起來,這樣他們就可以毆打我。

而且,那很痛”。他還補充說:“出於某種原因,他們認為我就是那個人,他們會不停地追捕我。

這就是讓我的成長變得困難的原因。

幾年來,絕對沒有喘息的機會。

在學校,我被試圖毆打我的團伙追趕”。

elon musk 12 years old
照片來自 India Times

馬斯克的學習之旅

高中畢業後,馬斯克繼續追求他對物理學和經濟學的興趣。

他在加拿大皇后大學度過了兩年。

兩年後,他轉到賓夕法尼亞大學。

在這所大學,他繼續攻讀兩個專業。

雖然攻讀雙學位可能需要大量的精力,根本沒什麼時間做其他的事,但他確保為大學教育之外的活動騰出時間。

馬斯克和他的同學買了一間有 10 間臥室的聯誼會房子,用作臨時夜總會。

馬斯克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沃頓商學院,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和經濟學學士學位。

這兩個學位幫助埃隆建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他堅信物理學是他思考的重要框架,因為它有助於探索和理解基本真理。

它還幫助他推理了幾個商業想法並衡量他的想法是否成功。

後來,當馬斯克 24 歲時,他搬到加州攻讀博士學位。

斯坦福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

當他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時。

懷著最大的興奮和未來的目標,他在兩天內退出了這個項目。

他輟學的原因是矽谷的互聯網開始崛起。

作為一名天生的企業家,他開始圍繞互聯網的誕生提出偉大的想法。

馬斯克的個人生活

馬斯克的第一次婚姻是在 2000 年與加拿大作家賈斯汀·威爾遜 (Justine Wilson) 結婚。

然後在 2008 年與賈斯汀離婚後,於 2010 年與英國女演員陶拉·萊利 (Taulah Riley) 結婚。

他於 2013 年與萊利 (Riley) 再婚,這段婚姻一直持續到 2016 年。

從他的第一次婚姻開始,馬斯克先是雙胞胎男孩,然後是三胞胎男孩。

他的第一個兒子內華達在他 10 周大的時候死於嬰兒猝死綜合症。

2018年,他開始與加拿大音樂家格萊姆斯約會,格萊姆斯後來宣布她懷上了X Æ A-12寶寶。

這位特斯拉創始人是七個孩子的父親,其中最小的孩子 X Æ A-12 才 19 個月。

elon musk and baby

馬斯克成立的所有公司

Zip 2

elon musk old times
照片來自 Medium

Zip2 是一家為報紙提供在線城市指南軟件的公司,由馬斯克、他的兄弟和朋友創立。

儘管最終取得了成功,但該公司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才起步,在此期間,馬斯克在財務上陷入困境。

為了節省開支他們睡在他們創業公司辦公室的沙發上,有時候甚至需要使用當地基督教青年會的洗手間設施來洗澡。

然而,儘管 Zip2 的努力處於低谷,這三人很快就找到了能給予資助他們公司以及該市客戶的天使投資人。

紐約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等多家知名新聞出版公司都看到了這家初創公司及其有用的城市指南地圖軟件的前景。

1999 年,馬斯克的第一家創業公司以 3.07 億美元的價格售出,在他 27 歲時,他以 7% 的公司股份為他賺取了 2200 萬美元。

Paypal

elon musk paypal
照片來自 TIME

隨著 Zip2 的成功,馬斯克繼續將他的大部分收入投資到他的下一個企業也就是金融服務公司 X.com。

該公司是他與 Harris Fricker、Ed Ho 和 Christopher Payne 於 1999 年共同創立的。

X.com 是世界上最早的在線銀行之一,存款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提供保險。

到 2000 年,X.com 與位於矽谷的軟件公司 Confinity Inc 合併。

合併後的公司更名為 PayPal,eBay 於 2002 年以 15 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

Tesla

tesla elon musk
照片來自 business insider

隨著 eBay 收購 PayPal,其實馬斯克大可以選擇退休,但相反,他選擇將他新獲得的數百萬美元中的大部分投資到兩個獨立的大型企業中。

第一家合資企業是特斯拉汽車公司,這是一家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公司,馬斯克於 2003 年 7 月與 Martin Eberhard 和 Marc Tarpenning 共同創立。

2004年,馬斯克向該公司投資650萬美元,成為其最大股東兼董事長。

2008 年,馬斯克成為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次年,該公司開始生產其首款車型 Roadster。

Roadster

roadster
照片來自 Tesla

Roadster,一款能夠在 3.7 秒內從 0 英里/小時加速到 60 英里/小時的跑車,並且在鋰離子電池充電之間可以行駛近 250 英里。

戴姆勒持有該公司的股份並與豐田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特斯拉汽車公司於 2010 年 6 月啟動了首次公開募股,籌集了 2.26 億美元。

Model S

tesla model s
照片來自 tesla

2008 年 8 月,特斯拉宣布了其 Model S 的計劃,這是該公司的第一款電動轎車。

2012 年,Model S 終於投產,起售價為 58,570 美元。

它能夠在兩次充電之間行駛 265 英里,被《汽車趨勢》雜誌評為 2013 年度汽車。

2017年4月,特斯拉宣布超越通用汽車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商。

這一消息對特斯拉來說是一個明顯的福音,特斯拉希望在當年晚些時候提高產量並發布其 Model 3 轎車。

2019 年 9 月,使用馬斯克所說的 “Plaid模式”,一輛 Model S 在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縣的拉古納賽卡賽道創造了四門轎車的速度記錄。

Model 3

tesla model 3
照片來自 Tesla

在大量生產延遲之後,Model 3 於 2019 年初正式推出。

該車最初的售價為 35,000 美元,比 Model S 和 X 電動轎車的 69,500 美元及更高的價格更容易獲得。

在最初的目標是到 2017 年 12 月每週生產 5,000 輛新的 Model 3 汽車。

然而,馬斯克將該目標推遲到 2018 年 3 月,然後在新年時推遲到 6 月。

這個消息並沒有讓行業專家感到驚訝,他們很清楚該公司的生產問題,儘管有些人質疑投資者會對這個過程保持耐心多久。

這也沒有阻止馬斯克作為首席執行官獲得一項激進的新薪酬方案,在達到基於 500 億美元增量的估值增長里程碑後,他將獲得報酬。

到 2018 年 4 月,由於特斯拉預計第一季度產量將低於預期,有消息稱馬斯克已將工程主管推到一邊,親自監督該部門的工作。

在與記者的推特交流中,馬斯克表示,“分而治之”以實現生產目標很重要。

在暗示公司將重組其管理結構後,馬斯克在 6 月宣布特斯拉將裁員 9%,但其生產部門將保持不變。

在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馬斯克解釋了他決定消除一些“角色重複”以削減成本的決定,並承認現在是時候採取嚴肅措施實現盈利了。

重組似乎帶來了好處,因為宣布特斯拉已經實現了到 2018 年 6 月底每週生產 5,000 輛 Model 3 汽車的目標,同時又生產了 2,000 輛 Model S 轎車和 Model X SUV。

就在達到目標的時候,馬斯克給公司的一封慶祝電子郵件中寫道 “我們做到了!”。

一個了不起的團隊完成了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

次年 2 月,馬斯克宣布該公司終於推出了其標準模型 3。

馬斯克還表示,特斯拉正在轉向全在線銷售,並為客戶提供在 7 天或 1000 英里內退貨的機會,以獲得全額退款。

Model Y

tesla model y
照片來自 Tesla

2019 年 3 月,馬斯克推出了期待已久的特斯拉 Model Y。

這款緊湊型跨界車於 2020 年 3 月開始為客戶提供,其續駛里程為 300 英里,0 到 60 英里/小時的時間為 3.5 秒。

SpaceX

spacex photo

馬斯克在 2000 年代初的第二家大企業是航天公司 SpaceX,他在火箭工程師湯姆穆勒的支持下創立了這家公司。

最初,SpaceX 的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埃爾塞貢多的一個倉庫中。

到 2005 年,該公司擁有 160 名員工,每個人都經過馬斯克的親自面試和批准。

目標是徹底改變太空運輸,最終目標是使人類生活多行星。

儘管在 2005 年至 2009 年期間發生了一系列火箭發射失敗,但 2010 年,SpaceX 成為第一家將航天器送入軌道並將其安全返回地球的商業公司。

2012 年 5 月 22 日,馬斯克和 SpaceX 創造了歷史,該公司使用無人太空艙將獵鷹 9 號 (Falcon 9) 火箭發射到太空。

這輛車被送往國際空間站,為駐紮在那裡的宇航員提供了 1000 磅的物資,這是私人公司首次向國際空間站發送航天器。

在發布會上,馬斯克被引述說:“我感到非常幸運……對我們來說,這就像贏得超級碗 (美國兩大美式橄欖球聯盟冠軍隊之間的年度總決賽) 一樣。”

2018 年 2 月,隨著強大的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試射,該公司又迎來了一個里程碑式的時刻。

Falcon Heavy 配備了額外的獵鷹 9 號助推器,旨在將巨大的有效載荷送入軌道,並有可能用作深空任務的船隻。

在測試發射中,重型獵鷹獲得了馬斯克櫻桃紅色特斯拉跑車的有效載荷,配備了攝像頭,為車輛計劃的繞太陽軌道提供一些史詩般的視野。

The Boring Company

2017 年 1 月,馬斯克成立了 The Boring Company,這是一家致力於挖掘和建造隧道以減少街道交通的公司。

他首先對洛杉磯的 SpaceX 資產進行了測試挖掘。

那年 10 月下旬,馬斯克在他的 Instagram 頁面上發布了他公司進展的第一張照片。

他說,這條 500 英尺長的隧道通常與 405 號州際公路平行,將在大約四個月內達到兩英里長。

2019 年 5 月,該公司從拉斯維加斯會議和遊客管理局獲得了一份價值 4870 萬美元的合同,以建造一個地下環路系統,以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周圍接送人們。

boring company work
照片來自 Bloomberg

總結

以上就是有關伊隆馬斯克的相關資料,儘管他擁有巨大的財富和全球聲譽,馬斯克仍然是一個不斷追求更多、更大和更好的人。

他仍然非常專注於他對 SpaceX 的願景那就是在火星上建立永久的人類存在,其星際飛船火箭將人們往返於這顆紅色星球。

而且,關於馬斯克對特斯拉的目標,他著眼於到 2030 年生產 2000 萬輛汽車,並希望在未來十年內擴展到印度,達到特斯拉需求的 10%。

曾經有記者問道他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而他回答道:

我不会把时间花在高概念事物上,我宁愿花时间解决工程和制造问题

好了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了,希望你們能透過這篇文章認識更多有關馬斯克的點點滴滴,如果你想要閱讀更多企業傳的話可以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或者可以到我們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影片

麥當勞的品牌創業故事

麥當勞的品牌創業故事

麥當勞的品牌創業故事

相信大家對麥當勞這個品牌並不會感到陌生,甚至有的人每一天都會去光顧一輪。

但是你們可否想過麥當勞為什麼會那麼成功呢?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們知道其實麥當勞並不是經營著一家漢堡生意嗎?

看到這裡如果讓你感到非常意外的話,那你就更需要繼續讀這篇文章了。

Table of Contents

麥當勞創辦人與兄弟的相遇

麥當勞的故事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

該公司已經能夠從一個小型家族企業發展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相信大家在谷歌搜尋麥當勞的創辦人的時候出現的結果都是 Ray Kroc,但是實際上他並不是真正的創辦人。

ray kroc

 

一切的故事都需要從1940 年說起,當時有兩位兄弟,迪克和麥克麥克唐納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貝納迪諾開設了他們的第一家餐廳。

first mcdonald
照片取自Amusing Planet

當時他們就想著一個人不論生活怎麼樣都好都是需要吃東西的於是他們就決定開設一家餐廳。

而當時最流行的就是汽車餐館所以兄弟倆將這一概念打造為蓬勃發展的業務。

當時候的麥當勞並不只是售賣漢堡而已,他們的菜單上一共有27種食物。

mcd first menu
照片取自於 news.com.au

開張的第一天就生意爆滿可以說是進行得非常順利。

但是過了不是很久的時間生意額就逐漸下降了,當中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客源問題,多數來光顧的的人都是流氓少年。

然後就是服務的問題因為顧客每次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來等待食物而且即使食物到了也可能是不對的食物。

再來的就是費用的問題,開設一家汽車餐館是需要雇用非常多的員工,而且還不能避免的是員工打破碟子或是偷竊的問題。

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他們的費用開銷很大而且也降低生意額。

於是他們就得想出別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就在這時他們發現其實在菜單裡的那27個食物只有其中的三樣是賣得最暢銷的那就是漢堡、薯條和汽水。

這三樣佔據了生意額的87%,於是他們就決定了只專心賣這三樣東西然後拋棄其他的食物。

然後他們又再想一想有什麼東西是他們不需要的,他們發現確實有很多東西其實是可以不需要的像是送餐員。

因為顧客可以自己到窗口點食物然後自己拿走,將所有碟碗盤都換成一次性的紙袋包裝,顧客吃完之後可以馬上丟掉。

將售煙機和點唱機都拿走,那就能減少流氓的光臨也能創造一個事宜家庭的舒服環境。

但是僅僅做好這些部分是不夠的,他們意識到必須要和其他的餐廳都不一樣,需要做出一個獨一無二的餐廳那就是出餐速度一定要快。

他們限定一定要在30秒內出餐而不是30分鐘,這一舉動讓很多客人都感到非常滿意因為他們再也不需要花那麼長的時間來等待食物了。

於是他們就到網球場,畫出廚房的格局然後不斷地模擬工作環境並琢磨到底該如何改造,步伐該怎麼走才能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送餐並且又能保持質量。

mcd speedy system
照片取自於 Medium

經過了六個小時的模擬練習,他們就這樣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條快餐生產線。

然而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那麼順利因為有很客人都非常不習慣要自己走到窗口那裡點餐也沒有送餐員送餐給他們因此有不少的客人感到憤怒然後離開。

這就導致了他們的生意額更加的糟糕。

於是他們就開始討論要變回之前的模式,當他們正在討論的時候突然有個小孩敲了他們的窗口向他們點了三個漢堡。

然後隨著有更多的車停在他們的餐館面前,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客人來光顧了然後他們就漸漸地走上軌道了。

一天有一位販賣多功能攪拌機的銷售員名為 Ray Kroc 由於接到了麥當勞的電話說要向他訂8台多功能攪拌機。

ray kroc milkshake machine

他就想著為什麼會有一家餐館會需要到那麼多攪拌機於是就到餐廳裡拜訪一下,他原本打算點一個漢堡來吃,沒想到點了不到幾秒中他的餐點就準備好了,這一舉動驚呆了他於是他就馬上邀請麥當勞兄弟共進晚餐並問一下他們的秘訣是什麼,麥當勞兄弟就一五一十的分享給他知道。

但是麥當勞兄弟卻不知道這個銷售員將來會改變他們的命運。

麥當勞品牌故事的路途:Ray Kroc 開設了人生第一家麥當勞連鎖店

Ray Kroc 聽了這兩位兄弟分享後彻夜难眠,於是第二天他鼓起勇氣再回到麥當勞餐廳那裡並向他們提出想要加入他們開個加盟店。

沒想到卻遭到那兩兄弟的拒絕,因為他們曾經開過了5家加盟店但是由於沒辦法多好品質管制所以就停止擴張了。

Ray Kroc 當然不會就此放棄,他還在不斷地勸這兩兄弟讓他開加盟店,就在他說到一半的時候就被一張圖給吸引了那就是“金色拱門”。

mcd golden arches
照片來自 Entrepreneur

他問道是否有一家麥當勞是採用了這樣的設計,他們回答“只有一家,就是在鳳凰城的分店”。

Ray Kroc二話不說就駕車到鳳凰城,他看到了那非常漂亮的設計的麥當勞,就在那刻他很確信他必須要加入他們的加盟店。

憑藉他當銷售的三寸不烂之舌最後還是說服了麥當勞兄弟倆同意讓他加入加盟店。

ray kroc and mcd brothers

接下來他要開始煩惱金錢的來源了。他嘗試了找銀行和投資者,但最後都沒人願意給他資金,最後迫於無奈之下他還沒和老婆商量就把房子給抵押了。

就這樣他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家麥當勞,但沒想到才剛開始動工不久就已經和麥當勞兄弟鬧矛盾了。

因為 Ray Kroc 想要再加個地下室和火爐但是麥當勞兄弟不是很認同。

然後Ray Kroc想要讓可口可樂來贊助菜單但是也遭到了那兩兄弟的拒絕原因是因為這種做法已經偏離了他們當初的理念,他們不希望有廣告會出現在他們的菜單上。

他們最後也沒有得出一個答案。

Ray Kroc也成功地開設了第一家麥當勞,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

接下來他就全心全意地找更多的投資者來開設麥當勞分店,然而這一個舉動卻讓麥當勞兄弟感到不安因為他們始終不知道Ray Kroc該如何確保品質管制。

果不其然,一天當Ray Kroc到達其中一家分店巡邏的時候他發現那些投資者並沒有依據麥當勞的指示來經營店,這弄得他非常生氣。

為了解決問題這個問題,他想到了必須要請到一個信得過並且有能力的人來做店長。

因此他四處給演講並尋找人才為他的加盟店和其他的分店都招到了非常好的店長,維持了店的運用也做到了品質管制。

麥當勞的決裂故事到最後的得到

就在他擴張得越多的時候,一天他的秘書告訴他資金不足了不能擴張。

他感到非常驚訝,以麥當勞現在每一天的收入根本就不可能會資金不足。

原來是因為當初他和麥當勞兄弟錢合同的時候裡面有一個條款是寫著“Ray Kroc先生將獲得加盟費賺取淨利潤的1.9%其中0.5%需支付給麥當勞兄弟” 也就是說他的利潤僅僅只有1.4%而這個收入根本就不足以支付開銷更不用說是擴展了。

他嘗試和麥當勞兄弟重新談判利潤的劃分但是他們都拒絕了,因此他不得不再想出別的方法。

他仔細的觀察每個月的消費,發現冰淇淋儲存間所花費的電費非常高這間接地導致他們的每個月消費提高不少。

就在這時,有其中一位加盟商透過雜誌發現了一種新型飲料粉能幫他們解決問題那就是“奶昔粉”。

對的,你沒看錯,就是奶昔粉。

有了這個產品他們就不需要再耗費這個高的電費來儲存冰淇淋了。

之後Ray Kroc先生就立馬把這個消息告訴麥當勞兄弟但顯然他們是完全不同意Ray Kroc的做法,因為這遠遠違背了他們的理念。

就在他還在正在為他貸款延期的事情煩惱的時候,他遇見了在生命中改變他的人,那就是Harry Sonneborn (哈利索恩本)。

Harry Sonneborn
照片來自 Fandom

Kroc將麥當勞的運營方式和帳本都給哈利看,然後哈利就點醒了Kroc並告訴他其實他並不是經營著一家漢堡公司,他其實是正在做一門房地產的生意。

這一句話對於Kroc來說簡直就是一言驚醒夢中人。

哈利還教會他買下那些地然後轉手租給那些加盟商,這可以給予他一個相當穩定的收入來源,有了資本就能買下更多的地然後再轉手租給別人。

除此之外,他還能控制加盟商確保他們會遵守品質管制否則就取消和他們的租約。

說幹就幹,Kroc 最後還是成立了加盟商地產公司然後依然繼續地尋找更多的加盟商來建照他的商業帝國。

最後,他還是不顧麥當勞兄弟的反對用了奶昔分來代替冰淇淋並且還成立了麥當勞有限公司,這一個舉動完全把麥當勞兄弟給氣到了。

麥當勞兄弟也以Kroc違約為理由來控告他,並要他滾出麥當勞這個品牌但最後還是失敗了,最終麥當勞兄弟還是以270萬美金把麥當勞賣給了Kroc。

就這樣Kroc就擁有了麥當勞這個品牌,也一直發展得非常順利直到今天。

总结

截至2015年底,麥當勞在全球擁有超過3.6萬家餐廳,每天為120個國家和地區的6900萬顧客提供服務。

雖然創始人Kroc 自 1984 年因心髒病去世,享年 82 歲,但他具備一個優秀商人應具備的所有品質:自信、毅力、勤奮和獨創性。

沒有他,麥當勞就不會成為今天成功的全球公司,我們仍然只能在偏僻的地方擁有一家免下車餐廳。

這位才華橫溢的人第一次參觀了原來的餐廳,就已經訂下了目標想要拿下這個品牌,有很多人都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他也說過了這樣的一句話:

“世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恒心。才华不能: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到處都是。天才不能: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教育不能: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只有恒心加上决心才是万能的。”

好了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了,如果你感到有獲益的話,記得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學習吧!或者可以到商業知識學習更多的東西,如果想要觀看影片的話可以到我的YouTube頻道觀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