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DIY的品牌故事

如果你是大馬人,你想以實惠的價格購買優質硬件和其他家庭必需品,你會去哪裡?沒錯,就是 MR.DIY。

基本上你可以在馬來西亞各地的任何一家商店找到你需要的一切。

從廚房用具到文具再到玩具。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家受歡迎的商店是怎麼來的,它已經走了多遠?

就像我們分享 Spritzer99 SpeedmartFipper 的故事一樣。

在這篇文章裡小展將會分享大馬品牌 MR. DIY 如何從最初是一家消費五金店,後來成為全國公認的零售品牌的經歷故事。

Table of Contents

MR.DIY 的創辦人:陳有欽和陳有輝

mr diy first store
圖片來自 MR. DIY

2005 年,陳有欽和陳有輝兩兄弟在 Jalan Tuanku Abdul Rahman 開設了他們的第一家家居裝修店。

他們稱這個地方為 MR.DIY。

值得注意的是,兄弟倆並沒有零售店的實際經驗,當然也沒有家裝概念。

例如,陳有欽是一名物理專業的學生,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曾擔任過工程師和股票經紀人。

直到他辭去了股票經紀工作,並提出了開一家小器具店的想法。

與公司今天享有的干淨、清新和誘人的商店概念不同,MR.DIY 的第一家商店看起來很糟糕。

儘管如此,但馬來西亞人還是喜歡第一家 MR.DIY 商店。

該公司又增加了兩家分店,並在第一年結束時擁有三個直銷店。

MR.DIY 在 2005 年至 2008 年期間緩慢擴大其門店數量。

但直到它進入購物中心,這個概念才真正流行起來。

MR.DIY 進軍到購物中心

mr diy aeon
圖片來自 MR. DIY

2008 年,該公司脫離其獨立概念,在 AEON 購物中心內開設了第一家門店。

不久之後,它與 Tesco 和 Giant 等其他領先商店合作。

這種互惠互利的關係很有意義,因為 MR.DIY 還無法利用其品牌名稱來吸引客戶。

因此,客戶會去 Tesco 或 Giant 購買雜貨,然後使用 MR.DIY 購買與家居相關的商品,例如燈泡、電池或電線。

雜貨店也希望看到 MR.DIY 的品牌成長。

在 MR.DIY 購物的顧客越多,他們離雜貨店就越近,從而加強了合作夥伴關係的良性循環。

我們可以在公司的開店增長率中看到這一戰略的結果。

到 2014 年,MR.DIY 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莎阿南的一家巨型超市內開設了第 100 家門店。

三年後,該公司開設了第 250 家門店。

兩年後,MR.DIY 慶祝其第 500 家 MR.DIY家裝店開業。

最後,該公司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間淨開設了 100 家 MR.DIY 門店,達到 600 家 MR.DIY 零售點。

MR.DIY 的經營策略

1. 低價

家居裝修零售是一項簡單的業務,客戶往往只關心三件事:

    • 價格
    • 方便
    • 品種

前器具企業在上述類別中領先其行業,這些類別相互促進,形成高度粘性的客戶行為。

MR.DIY 以價格取勝。

Frost & Sullivan 的一項調查指出,該公司的產品比同類或同類產品“通常更便宜”。

通常,當您將其與行業領先的便利性和分類相結合時,便宜就足夠了。

MR.DIY 以便利取勝,因為它擁有馬來西亞最大的商店網絡。

大型商店網絡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簡化了客戶的決策過程。

客戶選擇 MR.DIY 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在更方便的地點獲得通常更便宜的產品。

此外,MR.DIY 還提供各種類型的商店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雖然大多數商店的面積在 6,000-12,000 平方英尺之間,但該公司還提供 Mr. DIY Express 模型。

這些 Express 車型較小(<6,000 平方英尺),有時建在當地加油站內。

該公司還於 2017 年推出電子商務業務,為客戶帶來更多便利。

客戶可以將產品運送到家中(2-5 天),也可以使用“點擊提貨”模式在店內取貨。客戶的另一個雙贏。

最後,MR.DIY 在品種上勝出。

該公司提供超過 18,000 種產品,主要類別包括五金、家居和家具、電氣、文具和運動器材。

每個客戶驅動程序相互補充,以創造持久的競爭優勢。

客戶更喜歡 MR.DIY,因為他們在最方便的地理位置運營的同時,以最低的價格提供最廣泛的產品種類。

2. 家居裝修的未來增長動力

frost sullivan

與其他國家相比,馬來西亞的家居裝修市場滲透率仍然很低。

例如,馬來西亞人均擁有約 0.75 平方英尺的家居裝修零售空間。

這與泰國 (1.66)、日本 (1.94) 和美國 (5.78) 相比就相形見絀了。

換句話說,馬來西亞每百萬人約有 216 家家居裝修店。

這再次低於英國的 217、日本的 237 和美國的 370。

今天的滲透不足是明天的更高增長。

Frost & Sullivan 指出,家居裝修零售額在未來五年內應增長約 11%,幾乎是零售額增長率的兩倍。

MR.DIY 在擴大規模經濟的同時,最有可能獲得該行業的大部分兩位數增長率。

這如何轉化為 MR.DIY 增長?

該公司預計到 2022 年底將開設約 180 家新店,從而達到超過 1,080 家 MR.DIY 店。

讓我們使用 2019 年的數據來了解每家商店的單位經濟效益。

MR.DIY 在 593 家商店中產生了 22億 令吉的收入。這使我們的每家商店收入達到 38億 令吉。

每家商店還產生了 8.4 億令吉的息稅前利潤(約 22% 的利潤率)。

假設 2019 年的單位經濟效益,明年的商店將增加 6.9 億令吉的收入和 1.51 億令吉的息稅前利潤。

假設 MR.DIY 佔據了其當地家居裝修零售市場的 60%。

這將使我們獲得約 1,300 家商店(不包括玩具先生和美元先生)。

隨著公司從增長資本支出轉向維護(想想 20 年代中期),這些商店應該有更高的利潤率。

保持我們 2019 年的單位經濟固定不變,1,300 家商店將產生約 50億令吉的收入,12 億令吉的息稅前利潤和 5 億自由現金流量。

請記住,這不包括來自其他兩個商店概念的任何收入或利潤。

它也不假設每家商店的收入比 2019 年的水平有任何增長。

3. 電子商務

mr diy ecomm
圖片來自 MR. DIY

2017 年,MR.DIY 啟動了電子商務業務,將被認為不適合其零售店的產品推向市場。

這一舉措得到了回報,尤其是在行動管制令期間,因為他們能夠重新動員員工來完成在線訂單並繼續帶來收入。

通過採用點擊提貨模式,客戶可以在線訂購商品並選擇他們希望從哪個商店提貨。

隨著 MR.DIY 業務的發展,它需要人手。

7 月,該公司啟動了全國招聘活動,提供 1,000 個職位空缺。

2週內,收到8000餘份失業人員、應屆畢業生、殘障人才等申請。

到今年年底,MR.DIY 將啟動另一項活動以填補更多職位。

4. 了解客戶需求

這家家居裝修零售商的快速增長讓一些人開始懷疑自我蠶食,但這對他們來說似乎不是問題。

新的 MR.DIY 網點是根據實際市場需求開設的,通過內部分析自行收集的數據和商業敏銳度來確定。

他們的行銷副總裁坦言:“我們的市場研究非常廣泛,並且基於我們從活動和銷售中收集的原始數據。”

一般來說,一旦我們根據位置、周圍人口統計等了解了適合某種本地化市場的方法,我們就會將相同的邏輯應用於具有類似情況的地區的商店。”

MR.DIY 品牌分支:Mr. Toy & Mr. Dollar

mr toy and dollar

MR.DIY 在過去幾年推出了兩個新的商店概念:Mr. Toy 和 Mr. Dollar。

兩家商店都沿用了該公司旗艦家居裝修店的“永遠低價”的座右銘。

這是一個有趣的模型,時間會證明它們是否有效。

你可以將 Mr. Toy 想像成五人以下 ,其中每家商店都以實惠的價格提供優質的兒童玩具。

MR.DIY 的創始人認識到這個概念在其他地區如美國行得通,並看到了滿足馬來西亞需求的機會。

他們對 Mr. Dollar 做了同樣的事情。

Mr. Dollar 是馬來西亞版的 Dollar Tree/Dollar General。

商店出售的商品價格在 2 至 5 令吉之間,遠低於現有固定價格零售商的價格點。

該公司於 2020 年推出了 Mr. Dollar,因此該品牌仍處於起步階段。

然而,據管理層稱,早期跡象表明,消費者對品牌以固定價格提供價值的承諾產生共鳴。

此外,這三家商店不應相互競爭,因為它們服務於足夠具體的利基市場。

MR.DIY 拓展到1000間分店

在 2022 年,MR.DIY 成功地開設了第 1000 家門店也實現了其增長故事的新里程碑。

如今,這家零售商在其門店和電子商務平台上銷售超過 18,000 種產品。

並擴大了其穩定的品牌,其中包括 MR.DIY、Mr. Dollar 和 Mr. Toy。

總結

MR.DIY 的兩位創始人非常重視一個想法就是以可承受的成本提供優質的家居裝修產品,並在此過程中賺了很多錢。

這是一位前物理系畢業生的故事,他將一家當初平平無奇的商店變成了一家價值 56億美元的企業,並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該公司利用規模經濟,證明了在此過程中供應商和客戶都感到滿意。

此外,MR.DIY 通過做一些直截了當的事情贏得了馬來西亞最有價值公司之一的地位。

它在全國最方便的商店位置以最實惠的價格銷售種類最多的優質商品。

好了,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馬來西亞的企業故事像是Kawan Food 或者Mamee Monster可以隨時瀏覽我們的網站,或者到我們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影片。

推薦文章